經濟
阿里上季經調整純利料跌8% 外賣補貼受關注

【明報專訊】港股8月業績期行將進入尾聲,內地電商龍頭阿里巴巴(9988)次季業績將於星期五(29日)壓軸登場,市場預期該公司期間收入按年增4.1%至2531.71億元(人民幣,下同),惟經調整純利或減7.7%至375.67億元(見表1)。大行普遍關注該公司近月於外賣市場投入對短期盈利拖累情况,其中高盛7月初以來兩度下調其目標價,由154港元降至146港元,再到如今的142港元,但維持「買入」評級(見表2)。
近兩月遭高盛兩度降目標價
阿里今年大手筆投入外賣及即時零售市場,早前更將業務匯報方式重新劃分,即以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等四大部門,取代過往的「1+6+N」架構。高盛7月初報告提出阿里基本面上仍有不少積極因素,包括對電商、雲端等核心業務投資令相關業務重燃增長,以及客戶管理收入(CMR)及淘寶天貓利潤或受益於內地潛在的刺激政策等。不過該行也指出,見及阿里對外賣業務投資增加,下調對其2026財年至2028財年每股盈測4%至13%。
針對外賣零售業務,美銀證券則發表報告稱,5月初淘寶閃購升級後,阿里即時配送訂單量增勢強勁,從每日不足3000萬單增至6月23日的6000萬單。但該行也指出,補貼手法下,以每訂單平均成本3至4元計,阿里次季相關業務虧損將超越100億元。該行預期今年第三季阿里旗下即時配送日均訂單量將逼近7000萬單,有關營銷支出將逾200億元。該行還預計,今年7月至11月阿里將進入投資高峰期,重點用於塑造用戶認知、升級供應鏈及測試交叉銷售等。
計入早前阿里出售高鑫零售(6808)與銀泰的相關影響,美銀證券下調2026及2027財年經調整純利分別18%及4%,將其目標價從141港元降至132港元,但考慮到AI業務長期成長等因素,維持「買入」評級。
美團次季經調整純利或跌27%
至於將於本周三放榜的美團(3690),公司主營外賣業務,面對其他電商龍頭入局該市場,公司董事長王興早前曾喊出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外賣市場的競爭,並反對低價低質內捲式競爭。市場一般預期該公司今年次季收入按年增13.9%至937.24億元,但經調整純利下滑26.7%至99.71億元(見表3)。其中花旗月初將美團目標價由192港元降至188港元(見表4),並指過去3個月外賣平台價格戰升溫,拖累美團股價今年以來累跌19%。
花旗料外賣大戰逐步緩和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當局已開始關注外賣等行業內捲問題,並逐步出台相應監管舉措。對此花旗預料,隨着內地持續「反內捲」及行業補貼力度減弱,預計外賣市場大戰將逐步緩和。不過該行同時點出,進入今年第四季,外賣平台或將加大即時零售業務的折扣及補貼力度,做法預計影響相關平台的盈利能力。花旗又稱,留意到美團旗下Keeta積極佈局中東外賣市場,重申對其「買入」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