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蔡若蓮:設突擊小隊查核「高危」私校

發佈於

【明報專訊】近日本港中學捲入讓內地機構「借殼辦學」等爭議,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香港電台訪問稱,局方會成立突擊巡查小隊,9月首輪行動針對營運、財政或收生曾有困難的「較高危學校」,查核其學籍資料、學生人數和出席率、教師註冊和場地安全等;小隊10月第二輪行動擴展至巡查「有可能出現收生等困難的次高危學校」。

建合規私校名冊舉報機制

蔡稱,倘發現懷疑違規情况,會勒令學校短期內改善和交報告,執法部門亦會跟進涉違法個案。至於受查學校可否申辯,蔡稱會要求學校交報告及證據。此外,局方目標在新學年設立合規私校名冊,將願承諾遵守法規的學校納入名冊,供家長參考。

副教育局長施俊輝昨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稱局方將推出私校辦學實務守則。本報昨翻查教育局的學校名單,76個註冊校址屬於「私立中學」,近5年新成立的佔9間(11.8%)。本報記者昨亦到日前遭教育局宣布停辦的私校「一諾中學(九龍塘)」位於紅磡未註冊的新校址,發現原本貼滿該校學生獲大學取錄獎狀的白牆已清空,並無人辦公。

教育局昨晚在「政策正面睇」欄目發文,稱局方已設舉報機制,當港校未經授權或同意懷疑被內地教育機構、中介「假借學校名義代為招生」,學校須實名舉報。當局亦與內地教育部門溝通,「從源頭打擊懷疑借殼辦學等違規行為」。

議員憂名冊作用不大 倡持續監查

選委界議員鄧飛關注當局將設合規私校名冊,指私校的註冊獲批理應便「合規」,如何「合規再合規」有待當局說明。他認為名冊毋須增設私校合規條件,認為連日風波並非本地法規有漏洞所致,而是因內地機構不熟本港法例。他希望家長透過名冊對私校資訊一目了然,令私校監管更透明。他另建議當局參考已修訂的《專上學院條例》,要求私校上載學校策略發展計劃,方便當局跟進校情。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憂名冊作用不大,指當局如何持續監查私校,確保合規合法才是關鍵。他建議參考直資學校安排,要求私校披露財政、收費等詳情,保障家長。

另外,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近日關注「雙非」學生在港升學趨勢,稱明年開始的5年,共逾15萬屆18歲的雙非生可報讀香港的大學。教育局昨亦在「政策正面睇」回應,稱如假設大部分適齡雙非生均用中學文憑試(DSE)自修生身分考香港的大學,「理應在前年DSE可見端倪」,惟前年DSE自修生僅按年增10%,去年「不加反減」,今年按年增2730人。局方認為DSE自修生人數時升時降,會密切監察、適時檢視措施和政策。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