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垃圾徵費延向立會匯報 謝展寰稱需蒐更多民意

【明報專訊】原定去年8月1日實施的垃圾收費措施暫緩實施逾一年,環境及生態局原須於上月底向立法會匯報收費計劃進度,其後局方改稱推遲至今年稍後交代。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日解釋,未來一定會到立法會匯報,而目前初步收到的絕大多數民意認為並非適當時機重推垃圾收費,故當局認為有必要蒐集更多數據及民意再匯報。
至於原定今年實施的第二階段「走塑」,謝展寰稱前日啟動招募食肆參與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可視為開始試行第二階段「走塑」。
謝展寰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稱,垃圾收費目的是減廢,當局增加宣傳教育及回收配套已有明顯效果,而垃圾收費只是諸多減廢工具的一種,當局會傾聽更多民意後再報告,會視乎情况確定政策短期內是否需要重推。他重申冀透過多種方式實現減廢,期望達至2035年「零廢堆填」目標,可以不用興建第三座焚化爐。
招食肆參與容器試驗
可視試行次階段走塑
「走塑」方面,政府早前完成首階段,原計劃今年實施第二階段,禁止所有即棄塑膠餐具,並禁售和免費供應多環膠圈套、枱布、牙線棒,以及禁止免費供應耳塞等。謝展寰表示實施第二階段「走塑」存在實際困難,難以強制推行,故改變策略,以「試驗」方式推廣。他說前日已啟動招募食肆參與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約有1000間食肆參加,認為可視為開始試行第二階段「走塑」,而未來會視乎情况全面推行。他說,希望未來慢慢有兩三千間商家參與有關試驗,強調會待有產品能夠符合絕大部分商家需要,始再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