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政府與兩所醫學院合推醫教研雙軌發展途徑 現有5名醫生兼任醫管局和大學 (14:36)

發佈於

醫管局與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兩所醫學院合作,為醫教研人才開闢專屬雙軌發展途徑,讓有志參與臨牀及教研工作的醫生可同時於醫管局和指定大學任職,參與醫生逾3成時間於大學進行研究,薪酬由醫管局及大學共同按比例支付,目前5名醫生經甄選正式參與雙軌發展。

雙軌發展途徑的首階段將於兩間大學教學醫院,亦即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以及香港兒童醫院推行,由相關專科部門主管推薦,沒有設限額,大學會各以三級制頭銜聘用,合約及聘用條件續由醫管局提供,薪酬由醫管局及大學按臨牀及研究按比例支付。

至於新發展途徑參與醫生,是否可以看私家症,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指,希望參與計劃醫生主要投放時間於教學及研究,而目前公立醫院資深醫生亦可就診私家症。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指,今年3月起物色同事參與,4名分別是來自兒童醫院的醫生,會到港大醫學院任客座臨牀副教授、以及臨牀助理教授,包括兒童惡性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生兒深切治療等。另一名新界東醫院聯網醫生於中大醫學院任臨牀專業顧問,專注痛症管理及深切治療管理,未來亦有約10名醫生參與,數名耳鼻喉科醫生將會於今年內履新。

醫衞局副秘書長麥子濘表示參與計劃醫生會較聚焦醫教研融合,大學醫學院會提供教學及研究的支援,形容屬制度突破,並不會有醫生數目硬指標。鄧耀鏗指醫管局醫生具臨牀優勢,醫生會有約3成或以上時間參與研究,並提供工作範圍,但亦保留彈性予大學及醫學院。

鄧耀鏗稱目前醫管局流失率已減少,不擔心引致人手流失,會大力支持長遠醫療發展改革。麥子濘指醫生臨牀及研究工作密不可分,「無得咁樣分開」,她指決心締造有利環境令競爭人才時可具優勢,「睇到醫生周圍(不同國家及地區)搶住要」,稱人才庫只會增不會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