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IMF上調今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展望更新報告,上調今年及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3%及3.1%,較4月預測分別提高0.2及0.1個百分點(見表)。IMF指出,主因包括美國在加徵關稅背景下,進出口活動前置效應較預期強勁,同時實際平均關稅稅率低於4月所公布水平。此外,美元近期轉弱,以及部分主要經濟體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支持經濟增長。

通脹方面,IMF指出全球通脹走勢喜憂參半,預計整體通脹率今年回落至4.2%,明年進一步降至3.6%,大致與4月預測相若。當中,美國通脹壓力有回升迹象,因關稅措施及美元走弱對部分進口敏感類商品價格產生傳導,而且生產商的中間投入成本已經上升。IMF估計,美國明年通脹仍高於2%的目標水平,而歐元區則因貨幣升值和單次財政措施影響,通脹表現偏弱。至於中國,由於能源價格低於預期,整體通脹預測維持不變,惟核心通脹小幅上調至今年0.5%、明年0.8%。

重申前景仍偏向下行風險

報告重申,全球經濟前景仍偏向下行風險。若8月1日起關稅稅率恢復至4月2日宣布的或更高水平,且銅產品被徵收最高50%關稅,全球今年經濟增長率料將減少約0.2個百分點。若美國現有關稅措施在到期時未獲延長且各方未達成全面協議,貿易政策不確定上升將可能對經濟活動構成更大負面影響。

警告倘美赤字擴大 或引發金融收緊

報告續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尤其是中東和烏克蘭局勢,或引發新一波供給衝擊。若供應基礎設施受損,航運路線與供應鏈或遭擾亂,帶動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已經疲於應對貿易挑戰的央行,未來在抑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間的抉擇將更為艱難。同時,巴西、法國、美國等經濟體面臨大規模財政赤字,推高期限溢價,導致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尤其在美國赤字擴大時更為明顯。

另外,貿易前置效應使今年上半年經濟活動風險加大,例如庫存積壓可能導致進口訂單下降超預期,加上庫存成本上升及過期的風險,均增加企業負擔,尤其當需求不足或金融環境收緊,影響更明顯。不過,若貿易談判達成明確框架並降低關稅,全球經濟增長將受提振。同時,政策應緩和緊張局勢,維護價格與金融穩定,恢復財政緩衝,並推動結構性改革,以增強信心、令前景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