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墟市基層自食其力 民間團體嘆申辦難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墟市節」昨於啟德車站廣場的露天廣場舉行,逾50個來自全港不同社區的特色攤檔售賣自家製手工藝品等,檔主大部分來自基層家庭。有檔主將零食及飲品包裝袋改造成「散紙包」,冀宣揚環保信息,亦有檔主售賣多款手作首飾,冀自食其力。主辦方形容,每次申請舉辦墟市都困難重重,往往需兩三個月才得悉結果,冀當局簡化申請流程,讓各方有更多時間準備。

墟市節由「撐.基層墟市聯盟」聯同多個社區團體和社福機構合辦。本報記者昨午所見,不少檔主為婦女和長者,亦有婦女攜子女擺檔,現場人流未算多。根據天文台資訊,昨午九龍城氣溫介乎32至34℃,烈日當空,大部分檔主自備手攜式電風扇,檔主之間亦守望相助,年輕檔主不時提醒年長者多喝水,避免中暑。

包裝袋變零錢包宣揚環保

「港島客原材料送屯門」

「芳e手作&花之手作」將零食和飲品包裝袋改造成零錢包,檔主Cloris稱,平時參加不同社區活動,發現活動產生很多即棄包裝,當中零食及飲料包裝未必可回收,遂將那些包裝「重生」。她提到早前有居於港島的客人特意將收集所得的包裝送往屯門給她,「原來我所做的事能感染身邊的人」,冀透過市集宣揚環保信息。

第二次參加墟市節的「恩欣手作工作坊」售賣多款手作首飾,檔主Yannes偕女兒擺檔,她憶述首次參加時全日只得一宗生意,冀今次生意有增長。身為全職照顧者的Yannes需照顧年邁母親及一對子女,她說因不想遊手好閒而參加墟市節,認為香港有很多地方適合舉辦墟市讓基層自食其力,冀當局簡化申請流程。

「撐.基層墟市聯盟」計劃幹事姚舒敏表示,每次辦墟市都要根據《墟市申請資源指南》交申請表和平面圖,但過程困難重重,曾有活動於開始前一周才被反對,令檔主大失預算。

「無機制與地區人士協調」

她舉例,社福機構難知悉場地的緊急車輛通道,故經常被「彈回頭」,需重新設計及遞交平面圖,又需獲當區的地區人士不反對申請,但現時無機制讓申請方與地區人士溝通協調,申請方往往只被通知結果。

天氣差押後不果 要重新申請

至於今次墟市,姚舒敏稱去年11月申請,原定今年5月舉行,惟當時天氣不穩,申請押後一周被拒絕,要重新申請,結果延遲兩個月方成事。她期望當局推出簡易申請程序,例如再在同一場地申辦可減省部分流程,讓持份者有更多時間準備。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