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津遼盜獵珍禽成產業 國家保護雀鳥當街賣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央視近日揭露盜獵鳥類黑灰產業鏈,大量國家級保護鳥類在天津、遼寧等花鳥市場「隨便賣」,瀕危物種「蜂鳥」售800元人民幣。當地市場監管形同虛設,鳥類保護警示牌成為鳥販的「廣告牌」,商家與執法者「默契」共存。

護鳥警告成「廣告牌」 執法者無視

「央視新聞」報道,在天津千里堤市場早上8點許,一些鳥販已開始叫賣,鳥販甚至把攤位擺到禁售野鳥的宣傳欄旁,把警示牌上的受保護鳥類圖片當成推銷廣告牌。

鳥販出售「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鳥類,有虎頭鳳、蠟嘴雀,稱「隨便賣,隨便養」。另外現場還有大量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包括虎斑地鶇、畫眉、紅脇繡眼鳥等。其中,有鳥販以八九百元出售蜂鳥。蜂鳥科所有物種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禁捕禁售。

在遼寧瀋陽勞動公園的鳥市,相關部門雖拉起「保護野生動物」橫幅,常有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巡查,但都形同虛設。

該地鳥販公開叫賣的鳥類中,大多是盜獵野鳥,包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報道稱,鳥販似早與市場監管人員達成某種「默契」,以公園的小樹林為界,鳥販在靠內一側自由買賣,巡查人員則在另一側視若無睹。

鳥聲錄音誘捕 抖音直播吸客

在遼寧葫蘆島綏中縣花鳥市場,有鳥籠攤主公開介紹被稱「拍籠」的盜獵鳥籠。有護鳥義工表示,這種拍籠在當地常見,有農戶一家就有兩個,鳥多時一天抓十幾二十隻都不稀奇。

此外亦有被稱「電子鳥媒」的誘鳥工具,可按需發出各種鳥類叫聲,吸引同類入陷阱。

護鳥義工提供的短片中,盜獵者的捕鳥網高數米,長十幾米至數十米不等,縱橫交錯,樹枝上掛着幾個拍籠,還有多個電子鳥媒,組成「天羅地網」,若被誘騙進來幾乎沒機會逃出。

有義工表示,在鳥類遷徙的春秋季,以黏網違法捕鳥在多地猖獗。現在互聯網成為野生鳥類「黑灰產業鏈」蔓延的新空間。在抖音、快手等短片平台,很多人在直播賣鳥,除了八哥、渡鴉、伯勞、畫眉等保護動物,甚至猛禽類野鳥,例如禿鼻烏鴉、寒鴉等在網絡平台都有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