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香港書展 書第二代海歸史 林磊盼文理結合「改善世界」

【明報專訊】美國加州聖何塞州立大學榮休教授林磊攜新作「文理人三部曲」參加香港書展。廣東出生、香港長大、美國立業的林磊昨天接受本報採訪表示,新書整理其治學多年的思考,對象包括小學生到專業人士「所有對這個世界抱有興趣的人」,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改善世界」。
內地「海歸」意指海外學成歸國工作的學者或專業人士。林磊自稱「新中國第二代海歸」,將1949年後歸國的「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等稱為「第一代海歸」,千禧年後歸國的生物學家饒毅、施一公、顏寧等稱「第三代海歸」。林表示,每代海歸都各有獨特經歷和時代背景,「第二代海歸」的故事卻鮮為人知,他盼藉三部曲中的《中國情結:海歸第二代》填補該空白。
林表示,人類歷史許多悲劇源自教育缺失。他2000年前後「棄理從文」,轉投歷史、哲學等研究,自稱開創「歷史物理學」(Histophysics),和「人科」(Science Matters)。三部曲中的《文理人》源於林磊與不同領域知識分子平日在聊天群組的對話。另一本《林磊演講錄:新文科、科學、霍金》收錄他近年4場演講,涵蓋文理交融、創新之道、中醫、牛頓與霍金的生平及評價等。林磊2021年從美國返回內地時,在香港、北京均經歷漫長隔離檢疫,其間將上述內容整理成書。「三部曲」新書以簡體中文出版,林表示,盼能影響更多內地讀者,爭取未來也能在內地出版。他還在網上發布免費電子版,將在本周六及下周日下午在香港書展現場簽售。
林磊生於廣東,幼時隨家人來港,196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物理系後赴美,1973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林磊表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左派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自己1974年曾受邀回國參觀,留下深刻印象。林磊在文革結束後回國,1978年獲派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液晶物理博士生導師,1982年發現碗形液晶。在美國取得教職後,林磊仍在假期到內地從事教學與研究。2019年從加州聖何塞州立大學退休後,林磊長居北京。
明報記者 陳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