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網約車規管 車數設限司機無限 運物局:無序發牌或掀惡性競爭 擬先立主體法例

發佈於

【明報專訊】規管網約車框架昨日出爐,政府擬向網約車平台、車及司機發牌,其中司機不設限,但限制車的總量,暫未有具體數字。外界擔心車數目設限會影響網約車服務靈活性,運輸及物流局稱無限制或無序發牌會致網約車量過多,引起擠塞降低效率,或掀惡性競爭,致的士及網約車司機收入均減。局方稱目標今年第三季先就發牌等規管方向提交主體法例予立法會,本立法年度完成立法,網約車量等「意見較紛紜」細節爭取明年上半年以附屬法例或牌證條件形式通過。政府消息稱初步估計「數個平台可達門檻」。

李家超:先為網約車的士共存定框架

運物局去年提出研立法規管網約車,特首李家超昨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說,網約車問題複雜,11年來未處理,但認為不能再拖,會先制定框架讓網約車與的士共存,再處理技術問題。運物局其後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稱研究數據顯示,每日個人化點對點服務約88萬人次,每5程車1程由網約車提供,顯示的士仍是主要提供者,網約車只是輔助。

局方建議發牌規管網約車平台、車及司機(內容見表);平台牌照設入場門檻,會審批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財力等。平台並須確保旗下網約車及司機有領牌,否則可被判監或罰款。車方面,當局要求申請許可證時車齡不能超過7年、須買商用車第三者保險及每年驗車。司機要求則與的士看齊,包括申請人須滿21歲、牌照有效期5年及不限次數續牌等。

消息:現提發牌量「空泛」需先尋共識

至於3類牌數量,平台及司機不設限,車總量會限制,惟未交代數字。政府消息解釋,現提發牌量、釐定準則「好空泛」,強調需先尋共識;又稱了解不少網約車司機兼職,貿然提設限或影響網約車供應。局方則在文件列出各地網約車規管,舉例倫敦無設限、新加坡採嚴格措施控制增長、上海及紐約則為緩和擠塞及避免惡性競爭已停發牌,形容「無世界通用做法」,香港九成人次以公共交通出行,當局要善用道路資源,故需設限。

研每程徵費援的士業 細節明年敲定

局方稱網約車平台可按市場自訂收費,但會研究向平台就每個網約車程徵費,以支援的士業界。政府消息稱,具體車數量上限、保險安排及每個車程徵費是否涵蓋的士等屬技術細節,明年初再經附屬法例敲定,下半年起接受平台申請及簽發車和司機牌。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說,按市場需要初步應發1萬個網約車牌,計及約1.7萬輛活躍營運的士亦僅2.7萬輛供應,相信符合需求。田估計,若網約司機數量不設限,將來司機數量多於網約車,冀當局考慮不限綁定「一車一司機」,領牌網約車可出租予所有持牌網約車司機,以便「車盡其用」。香港新方向張欣宇說,車總量對網約車運力及收費影響大,冀當局盡快向各現有平台了解實際營運數據,再向公眾交代如何設限。

議員倡發1萬車牌 的士業憂過多礙生存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稱,擔心若發過多網約車牌,平台會發動價格戰,令網約車收費比的士咪表更低,影響的士業生存,期望政府亦監管平台收費。當局昨則稱平台可按市况自訂收費,汽總的士司機分會副主任梁達壯稱認同持的士司機牌可同時駕網約車,相信能為司機提供更多選擇。

Uber發言人昨歡迎政府提出網約車服務規管框架,樂見框架中以安全和服務為重心的要求,如設強制保險、司機考核和定期驗車等,但重申就網約車數量設限感擔憂,或增加等車時間及致車費上升,並限制司機掙取收入機會。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車齡限7年須購商保 司機:成本增勢篩走兼職 (2025-07-16)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