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星洲賣地不納政府收入 免財政依賴房產

【明報專訊】東方匯理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陳達德是新加坡人,他在加入金融業前曾在新加坡政府任職,對當地政策有深入了解。本港近年積極經濟轉型,爭取在傳統具備優勢的金融業外,發展高科技成為經濟新增長點,惟期間陣痛難免,受累賣地收入大跌及其他不利因素,政府已連續3個財政年度錄得近千億元赤字,記者是次專訪陳達德亦向他請教新加坡近年經濟轉型的好經驗。
陳達德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新加坡一直積極發展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作為新興產業,除了獲得在此領域領先的國家在知識產權上提供幫助外,亦吸引全球人才進駐,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例如今年1月至5月在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此兩大領域分別向美國出口39.4億美元及14.5億美元,在所有新興行業中排首兩位。
疫情以來積極發展生物科技產業
過去5年新加坡成功發展生物科技作為新興產業,延續過去數十年多次經濟轉型均成功的佳績。陳達德指出,早於1986年新加坡政府已決定把賣地收入作為儲備的一部分,不可作為年度預算的政府收入(Since 1986,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decided that proceeds from the sale of state land are to be locked up as part of past reserves, and cannot be used as revenue for the annual budget. ), 至今政府收入亦主要來自薪俸稅、企業利得稅及銷售稅等,而非賣地收入,可見政府重視財政紀律,不依賴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動力,這亦有助長遠提升國民的生產力。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港定存息急跌 宜分散吸全球股債 東方匯理財富管理本季超配中國股市 (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