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LME 3個月期銅 升穿1萬美元

【明報專訊】受美國潛在的關稅影響,銅價維持在每噸1萬美元以上的3月以來高位。過去數月,市場人士揣測美國政府可能實施銅關稅,加緊將銅庫存運往美國,令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庫存收緊。LME全球倉庫的銅庫存已降至2023年以來最低水平。LME 3個月期銅價格升穿每公噸1萬美元,是3月26日以來最高水平。
銅庫存跌至兩年低
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主力銅合約,報每公噸80,840元人民幣(約11,289美元),是3月27日以來最高。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9月期銅升至每磅5.199美元,換算每公噸為11,452美元,較LME期銅有14%溢價。潛在的銅關稅,推動美國COMEX期銅價格的升幅超過其他交易所,並導致創紀錄的銅庫存流入美國。
分析:交易商或因展期受損失
瑞士寶盛集團Carsten Menke發表報告指出,銅價升勢幾乎完全與關稅有關。購買狂潮導致銅市出現現貨溢價,這有別於正常情况下,期貨合約到期日愈遠,報價愈高。這讓金屬冶煉商及交易商得以透過「展期」(買入近月合約、賣出遠月合約)來避免虧損。
如今市場出現現貨溢價,賣家若不能以現貨交割(美國以外地區供應短缺),就要因展期而蒙受損失。分析師警告,對稀缺供應的爭奪,可能進一步推高銅價。
美財長:銅等關稅稍後才處理
美國財長貝森特本周表示,白宮與中方的談判,會先聚焦「對等關稅」,銅和其他原料的關稅,要稍後才開始處理。
市場分析認為,特朗普延遲對金屬關稅作出決定,將有助支持美國銅價,因為交易商將有更多時間,趕在關稅生效前把銅運至美國倉庫,而這可能導致其他市場的供應進一步短缺。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