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港5月零售增2.4% 結束連跌14月 銷售額313億 只及疫前同期78%

發佈於

【明報專訊】統計處公布,香港5月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升2.4%至313.19億元(見圖),遠較市場預期的跌1.8%為佳,終止連跌14個月走勢;金額亦為今年1月後新高,但只為疫前、即2019年5月同期的78%。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認為,5月零售貨值按年回升主要因去年比較基數較低所致。有分析指出,奢侈品銷售值持續下跌或反映消費模式轉變,加上環球貿易戰導致宏觀經濟前景不明朗,中長線料續影響零售業表現。

明報記者 黃志偉

按類別劃分,5月耐用品銷售值按年跌幅較上月約23%收窄至0.1%(見表),當中汽車及汽車零件銷售由大跌53.4%改善至有2.7%的增幅,為去年4月後首次錄得升幅,按月亦升16%。同時,超級市場、衣物鞋類銷售值均由跌轉升,百貨公司升幅也擴大至6.3%。不過,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值跌幅擴大至3.2%,並連跌16個月。

零售協會:6月傳統淡季 銷售料持平

政府發言人表示,5月零售業表現好轉,經季節調整後,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月上升7%。

另外,零售業界正在繼續適應消費模式的改變,而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及盛事項目,加上本地就業收入上升和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將有助提振消費氣氛及支持消費市道。

另一方面,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在記者會上提及,6月是傳統的零售淡季,香港與內地學生的考試期影響商店人流及生意,但由於去年同期的零售貨值只有299億元,估計今年6月將按年持平或微升,當中有三成半的會員預計會有升幅,主要集中在化妝品、珠寶首飾及超市等類別;不過,有六成的會員反映銷售將會下跌,例如電器、服飾及眼鏡店等類別預計跌幅為單位數,而百貨公司及家具類別則預計有低雙位數跌幅。

展望7月,謝邱安儀表示有四成的會員預計銷售額會有所增長,包括化妝品、個人護理、珠寶首飾及超市等,可能呈現單位數升幅。至於預計下跌的會員則佔四成,其中百貨業、電器、服飾、食品等類別預計跌幅為單位數,家具類別則料低雙位數跌幅。

談及近期有部分餐飲結業,謝邱安儀稱行業正在調整規模,但相信業界正在努力尋找新出路及新商機。她又提到,近期港元的回軟,對於本地消費及吸引外地旅客在港消費都會有所幫助。

分析:大型演唱會帶動訪港旅客增加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認為,5月零售總銷貨值止跌回升,或由於當月降雨日子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少,增加市民及旅客外出購物意欲所致;加上有大型演唱會舉行,帶動訪港旅客增加。然而,奢侈品銷售值持續下跌,或反映市民及訪港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加上環球貿易戰導致宏觀經濟前景不明朗,中長線料繼續影響本港零售業表現。該行估計,今年零售銷售表現或大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