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娛樂場】《拼命三郎》 過氣大佬重拾父子情 逆境重生

【明報專訊】譚耀文、林家熙、鄭浩南、應智越和姚樂怡主演的《拼命三郎》已上映,導演兼編劇陳大利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貼出多張「綠油油」(座位未賣出)的座位表圖,表示開畫預售不理想,強調不是求人,也不是發怨氣,更不是情感勒索,透露想藉電影對市場做一次實驗,「我只代表我自己,及以編劇導演這身分代表《拼命三郎》這電影,進行一次我個人的『本土電影社會實驗』,讓我了解後疫情的此刻香港,本土電影在本土市場還能否有得做?或如何做?」
《拼命三郎》是繼《黃金花》後「明天三部曲」的第二部曲,探討「明天」主題,關於父子,兩代和解及新舊交替的故事,講述過氣江湖大佬石三郎(譚耀文飾)出獄後望東山再起,緣分下重遇多年沒見的兒子石頭(林家熙飾),石頭受父啟發專注打泰拳。四哥(鄭浩南飾)為還人情,出錢開酒吧給三郎東山再起,及後兩人的兒子石頭與David(應智越飾)於泰拳賽事爭鬥,三郎懷疑四哥令石頭意外出車禍,醒覺與四哥之間的恩怨未了,決定替兒子討公道。兩代「拼命三郎」在新冠疫情反覆的日子中逆流而上,2022年末,疫情年代將成歷史,全港市民再次為明天打拼,三郎則為兒子的明天做出最拚命的反擊。
譚耀文為角色設計小動作
譚耀文表示《拼命三郎》是他期待已久的劇情片,覺得人生這個階段能遇上這個角色很幸運,「準備過程頗具挑戰,因三郎內心的固執及對自身脆弱的認知,促使我設計一些小動作增強角色的情感深度,是我演藝生涯中花最長時間思考如何詮釋的一個角色」。他稱戲中的動作場面亦展現出角色性格,「曾有勢力的三郎,現在最重要是和氣,不會以暴力解決問題,打鬥時不會追求致命,用輕鬆方式教訓對手。我將這種理念傳達給動作導演German(張文傑),他非常認同,我們在某些場景加入這種思維元素」。
林家熙應智越埋身肉搏
林家熙與應智越片中挑戰打鬥場面,還與現役拳手對打。林家熙說:「接到劇本後得兩星期預備,馬上找健身教練操身形和嚴控飲食,拍攝期間常熬夜,體力透支感頭暈。練習時已弄傷手,為不拖延進度,忍痛繼續拍,之後拍一場打鬥戲又弄傷頸,對我來說這部戲真的非常拚命。」
應智越難忘面對職業拳手的決賽戲,「好榮幸能在拍攝過程中擊敗對手,能與職業拳手過招,感到相對安心,因他們懂得控制力道。與Locker(林家熙)對打時,我們不熟悉拳擊,反而更容易受傷,幸最後都沒太大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