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Emily】報章提「米線阿姐式」口音 洪雯話唔尊重基層勞動者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屆立法會唔少議員有「港漂」背景,喺會議都盡力用廣東話發言,不過難免帶有口音。《星島日報》噚日報道話立法會人工智能(AI)謄錄系統「智識聽」將會推出實時字幕,可識別「半鹹淡」口音或用錯字情况;報道用到「『米線阿姐式』口音」嘅字眼,引起「港漂」選委界議員洪雯不滿,批評報道講法「很不尊重基層勞動者」。

立會AI謄錄 用洪雯發音訓練

《星島》報道提到,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喺唔同場合都推介智識聽,話就算極唔標準嘅廣東話,系統都可以識別,劉仲以洪雯做例子。洪雯亦同《星島》講,立法會AI系統以佢嘅發音做素材,訓練識別廣東話功能。

報道最後一段話,無論「『米線阿姐式』口音,抑或『明張目膽』用錯成語被修正」,實時字幕都有助公眾理解會議內容,就引起洪雯不滿。佢噚日喺社交媒體發聲明,特別圈出呢一段,話佢作為議員,有心理準備被「無聊人」嘲笑口音,但《星島》作為「本港大報」幾次用咁嘅說法「讓我很遺憾」,亦唔尊重基層勞動者。洪雯話,「米線阿姐」不願躺平等福利、自食其力,值得尊敬,反問「沒有了米線阿姐那樣的人,香港如何運轉?」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