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大新療法 晚期肝癌3年38%存活 較傳統標靶藥5%大增 歐美華已批港料半年後落地

【明報專訊】港大2020年起試用結合兩種新藥的「雙重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肝癌患者,臨牀研究結果顯示,約七成患者腫瘤控制良好,其中7%病人癌細胞完全消除,3年整體存活率達38%,較以往傳統療法不足5%存活率大幅改善。新療法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等三大機構批准使用,藥廠亦已向衛生署申請註冊。領導研究的學者形容新治療方案突破,預計本港半年後可使用。
結合兩新藥 兩年10萬元
結合「尼伏人單抗」(Nivolumab)及「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的雙重免疫療法,分別透過T細胞早期激活、恢復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活性,發揮殺滅癌細胞的互補作用。療程為期4次,每3周完成一次療程,完成治療後病人再轉用其他免疫療法,整個療程合共兩年,治療費用約需10萬元。
36%人瘤縮 高傳統3倍
港大2016年首次將新療法應用於肝細胞癌,2020年進入第三期臨牀研究階段,25個國家共668末期肝癌患者參與,其中335人曾用新療法。研究結果顯示,七成患者腫瘤控制良好,36%患者有腫瘤縮小反應,約7%腫瘤完全消除,持續時間中位數達30.4個月。
新療法下腫瘤縮小率及反應持續時間,較傳統療法、標靶藥「侖伐替尼」(Lenvatinib)及「索拉非尼」(Sorafenib),分別多3倍及兩倍,亦較其他新免疫或混合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理想。使用新療法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達23.7個月,較傳統療法多3.1個月,其中38%患者於3年後仍存活。
70多歲李先生5年前確診肝癌,曾做放射治療,但因仍有癌細胞未消除,2021年在瑪麗醫院試用新免疫療法。新療法下其癌細胞縮小逾30%,目前檢查時仍有癌細胞陰影,但醫生判斷癌細胞已受控制、癌指數正常。他現可如常生活,僅因藥物有皮膚痕癢的副作用。
7%癌細胞全消 「重要突破」
港大臨牀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及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邱宗祥表示,以3年存活率計算,新療法下三分之一病人存活,較以往研究得出標靶藥治療的少於5%有所提升,亦有近一成已擴散病人的癌細胞可完全消失,屬重要突破。邱稱病人復發率等長期研究需待更多數據,希望日後5年存活率可達兩三成,倘達標於末期肝癌而言屬「前所未有」。他稱部分病人治療後肝功能受影響,但七八成可回復正常。
美國FDA今年4月批准新療法作一線治療,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歐洲藥品管理局亦已批准使用。邱宗祥稱每年本港有約1600名肝癌患者,預計約千名晚期患者可使用。他說藥廠已向衛生署申請註冊,預料需半年才可正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