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往績回顧:去年測中恒指18000點 成熊轉牛分水嶺

【明報專訊】雖然恒指去年1月22日由低位14,794點回升,至5月3日收報18,475點,已累積上升3,681點或24.88%,已有由熊轉牛的迹象,惟在當時港股牛市回升初期,不少人仍半信半疑,而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趙文利在《Money Monday》第447期(去年5月6日出版)封面故事明確指出,港股已陸續確認估值底、政策底、經濟底、盈利底和流動性底,表示18,000點是熊牛轉換的重要分水嶺,而且預測後市很有可能突破並站穩18,000點,繼續推薦既買成長股也買收息股的「槓鈴」配置策略,並且逐步轉向成長股。
趙文利當時表示,港股在去年1月下旬以來快速上漲歸因於:(1)外資對中國經濟和內地與香港股票的風險回報看法改善;(2)中國證監會5項惠港措施改善政策預期,表明中央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心和態度;(3)南下資金加速流入,對港股支持進一步增強;(4)對中國貨幣政策創新工具的討論升溫令市場憧憬中國式量寬(QE )。
去年5月初以來,恒指曾在18,000點上下穿梭多次,惟去年9月19日收報18,013點,確認突破18,000點關口後,至今大漲小回,上周五收報23,892點,與去年1月22日低位14,794點比較,累積上升9,098點或61.49%,表現強勁,而且期內上市的新股亦往往有好表現,賺錢機會多,的確已出現牛市,可見趙文利在《Money Monday》第447期封面故事見報測中港股大方向,故他在今期封面故事專訪發表的觀點亦值得重視。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