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梁鳳儀:冀人幣櫃台年底前納南向通 廖宜建倡藉互聯互通釋內地50萬億超額儲蓄

【明報專訊】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昨日在論壇表示,國際投資者加速配置非美元資產以分散風險,今年5月國際資金大幅回流A股和港股市場,全球資產配置的格局可能出現重構。證監會將以「三發利箭」主動出擊,把握時代洪流帶來的市場機遇。其中一發為深化內聯外通,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的主要橋樑。梁鳳儀指出,過去兩年內地與香港在股票、ETF、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取得很大增長,當局正在積極將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南向通」,增加在港以人民幣計價股票交易,期望在今年底前開通。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根據港交所(0388)資料,北水經港股通買賣港股在過去數年持續增長,今年首季北水交投增至佔港股成交22.6%,較2022年第三季約11.2%倍增(見圖)。投資界相信若將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港股通,省卻北水投資者換匯成本,料有助進一步提振港股流通量。
省北水換匯成本 料增港股流通量
證監會亦會強化香港作為頂級融資中心、頂級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梁鳳儀指出,過去一年在中證監支持下,不少A股企業來港以H股上市,表現都相當好,認為以「A+H」方式上市有明顯趨勢,當局亦正在與有興趣回流香港上市的優質中概股商談,以提供便利。
此外,梁鳳儀表示當局的第三發利箭是創新科技,借助科技變革力量,促進市場和業界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創新,當局正在積極構建虛擬資產生態系統,本港會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理念監管,下一步會將場外交易與託管機構納入監管。上市融資方面,當局與港交所早前推出「科企專線」,有信心,新措施將進一步協助國家邁向科技自立自強的策略性目標。
匯控(0005)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出席同一論壇時,亦呼籲加快內地投資者直接以人民幣參與港股通,釋放內地居民50萬億元人民幣的「超額儲蓄」投入股市和債市,轉化為服務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同時實現投資增值,香港作為很多內地企業的上市融資地,自然也是內地居民進行投資的最佳選擇之一。另外此舉亦可擴大本港人民幣流動性,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選擇,並鼓勵更多本港上市公司設立人民幣櫃台。
廖倡擴人幣貿易融資資金規模
今年2月起,外資獲准以北向債券通持倉,在本港離岸市場進行債券回購,廖宜建指出,相關回購活動活躍程度仍有待提升,大型機構投資者支持持續深化試點,例如容許外資將回購的抵押品再抵押,將增加持有人民幣債券的動力並提升市場效率。他又稱金管局2月推出的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市場反應非常正面,建議可自目前1000億元人民幣的基礎上,探討進一步擴大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