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稱利融資 韋志成料政府續批地支持 今卸市局帥印 透露下半年發債收購「五街」

【明報專訊】政府本月6日公布透過私人協約方式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市建局批出兩幅土地,被視為紓解市建局財困的舉措。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卸任前夕接受傳媒訪問稱,市建局財政狀况健康,今次批地反映獲得政府支持,有助局方取得更好融資條款,並相信政府未來仍會批出土地支援舊區更新,「不會是唯一兩幅」。他又透露,今年下半年市建局會進行第二次發債,集資金額包括用於收購俗稱「五街」的土瓜灣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惟發債規模,以及是否發美元、港元債抑或銀團貸款,局方仍有待落實。
樓市跌成本降 重建規模加大
手頭200億 需籌措更多資金
韋志成表示,市建局手上仍有近200億元流動資金,只是目前樓市下調,重建收購成本降低,若將重建規模加大便需更多資金,而資金來源可包括政府注資、市建局自行借貸融資,或政府透過批地支持。對於政府向市建局批出兩幅分別位於紅磡庇利街及將軍澳第137區土地,改劃住宅用途,而政府資料顯示兩幅地名義地價分別42億和90億元,韋志成認為,政府批地對市建局融資及舊區更新工作有重要意義。
將軍澳地可研「樓換樓」助收購
他解釋,市建局信貸評級與港府一致,但要再進行第二次發債,外界便會關注市建局是否獲政府支持,今次批地有助增加市場信心,料借貸利率可更優惠。翻查資料,市建局去年已發債120億元,韋志成稱今次再發債細節不便透露,因市場利息變化很快,發債規模及方式或有變化。
至於政府批出兩幅用地,韋志成相信紅磡庇利街用地可增強「東維港灣區」的連接和暢達性;而將軍澳137區用地佔地9公頃,規模更較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大,故此市建局可研究採取不同方式發展,包括部分以「樓換樓」方式代替金錢賠償去推動重建項目。
韋志成又強調,今次不會是政府批出「唯一兩幅」地皮協助舊區更新;他引述《香港2023+規劃》提及,政府希望降低市區密度,即需要將人口重新調配到其他地區,故透過批地支持舊區更新是無可避免。
籲檢討7年樓齡賠償機制
促各持份者參與舊區更新
韋志成2023年5月曾公開提及應對市建局同區7年樓齡賠償機制作檢討,及後政府表明暫未有計劃檢討。他昨日重申社會各界應該再深入討論此項機制,並反問市民有能力買第一層樓,當單位變舊,是否可動用社會資源幫助該人更換另一層新樓,他認為並不符合邏輯。
韋志成表示,《市區重建策略》已寫得十分清楚,舊區更新不能只單靠市建局,未來處理舊區更新工作,必須加大力度,才可追上舊區老化速度;同時要做好樓宇復修,延長樓宇壽命,而且需要所有持份者,包括政策局、政府部門及業主等合作,形容目前似乎只有市建局擔任球員角色,其他持份者都是球證。他強調並非要把市建局責任推給其他人,而是大家要明白,不可能由一個機構處理全港4萬多幢舊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