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港大醫學院研究揭過量脂肪可致肝癌免疫治療抗藥性 倡健康飲食減少危害肝臟 (17:49)

發佈於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導致代謝異常相關的肝癌、即「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相關肝細胞癌」(MASH-HCC)發生率逐年增加。港大醫學院與北京大學合作進行研究,揭示肝癌中的脂肪如何對免疫細胞群進行重新編程,使它們功能失常而導致患者對臨牀上的一線治療方案無效。研究確定了潛在治療標靶,有望改善相關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抗藥性反應。

多數肝癌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且目前治療方法對晚期肝癌成效不彰。近年新興的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成為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方案,惟只對約三成肝癌患者有效;即使臨牀反應良好,患者平均存活期通常不會延長超過一年。

MASH-HCC患者大多對ICB治療反應不理想,惟原因未明。他們的肝臟和腫瘤通常累積大量脂肪,缺乏運動或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重有害脂肪的異常累積,故隨著肥胖或糖尿病發病率在香港逐年增加,MASH-HCC發病率也呈升勢。

研究團隊發現,腫瘤內的脂肪與微環境中的其他因素會產生協同作用,對免疫細胞重新編程,導致它們分化為對患者有害的細胞。團隊觀察到,MASH-HCC患者與同樣有脂肪肝腫瘤的小鼠模型,體內會產生獨特的中性粒細胞群,相關免疫細胞能分泌一種有助腫瘤生長的因子,幫助腫瘤細胞逃避其他免疫細胞攻擊,進而增強腫瘤對ICB療法的抗藥性。

團隊嘗試直接清除腫瘤小鼠中的中性粒細胞群或阻礙其發育,結果發現此能有效使腫瘤小鼠重新對ICB療法產生反應,研究結果已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發表。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寧珖聖表示,希望此研究帶出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保護肝臟的重要,研究結果亦有助改進MASH-HCC患者聯合免疫治療策略,為改善治療預後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