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明報66周年】主席獻辭:世界變局加速 明報專業見證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天是《明報》創刊第66周年。此刻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大國博弈鬥爭之激烈,叫人觸目驚心,環球經濟前景之不明,教人無所適從,然而忐忑不安中,人們又看到人工智能革命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明報》作為一家立足香港的中國人傳媒機構,66年來與讀者一起,見證世界、國家與香港的變化,始終不變的,則是我們對獨立、客觀、公正、持平的堅持。世界百年不遇變局正在加速演進,識變、應變、求變至關重要。《明報》將繼續本着專業求真的精神,致力幫讀者撥開迷霧認清事實,掌握世局變化,洞察機遇所在。

三三不盡,六六無窮。數學上,「六」是第一個完美數(perfect number),中國古人很早也意識到「六」是一個不平凡的數字,《易經》中六爻構成一卦,每一卦象徵一種自然物象,共八卦,衍生出萬事萬物。「六六無窮」這句話,具有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涵義,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同時也顯示出傳統中華文化的宇宙觀和哲學觀。天地設位,而變易之理不窮,所以天地生生不息。在萬變的世界中,掌握變化的脈絡、認清不變的道理,殊不容易。當下傳媒一個重要使命,正是協助讀者了解世界百年不遇變局、思考安身立命之道。《明報》扎根香港66年,深明使命所在,縱然任重道遠,亦必在所不辭。

西方主導百多年的世界秩序,來到了歷史轉折點,何去何從言人人殊,可是誰都無法否認,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開。一方面,中華民族百載復興之路,經過一代接一代炎黃子孫的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現在也許已來到最後幾里的道路上;另一方面,美國為保世界霸主地位,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發展。國際秩序破立爭持,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肆意揮動關稅大棒,更為動盪不安的世界,帶來更多變數。

特朗普揚棄由美國親手創立的國際自由貿易秩序,上月初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標誌美國貿易保議主義上升至1930年代初以來未見的高度,歷史經驗告訴世人,倘若事態失控,隨時可以導致環球經濟衰退、加劇國與國之間的衝突。雖然白宮因為金融市場壓力,暫緩「對等關稅」90天,然而美方打算在談判桌上索要什麼、貿易伙伴如何回應,仍然有待觀察。「對等關稅」對國際貿易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也是目前環球經濟最大不明朗因素。

北京堅拒美方關稅訛詐勒索,強調談判必須以平等尊重為前提,關稅戰「不願打、不怕打」立場堅定,展現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底氣。中美激烈角力,時局幻變莫測,如何在劇烈變動中站穩腳步,安然自處,進而謀求發展,對企業以至個人而言,都是重大考驗。香港既是國家對外重要門戶,也是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未來一段時期,難免面對更多挑戰。《明報》心繫國家,與香港風雨同舟,定當堅守崗位,克盡己責,與讀者一起見證這個不平凡的時代。

世界百年不遇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形勢緊繃,台海更是風高浪急。台北當局倚美謀獨變本加厲,不斷操作「反中」議題,「認知作戰」鋪天蓋地,華府則在旁推波助瀾,以台制華,然而完成國家統一大業,既是民族夙願,亦是歷史使命,不會因為外部力量從中作梗而動搖。《明報》榮譽主席張曉卿先生曾明確表示,《明報》永遠站在中華民族立場,反對台獨和各種分離主義,維護中國主權統一。不管台海局勢如何變幻,《明報》反對台獨,立場堅定如一。

香港發展進入新時期,面對外圍風浪,更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擁抱創新科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本港發展帶來難能可貴的機遇,《明報》記者將繼續努力游走於大灣區,採訪報道各方面的事務,加深讀者了解,為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盡一分綿力。內地科技發展迅速,DeepSeek的面世是重大突破,標誌國家人工智能實力顯著提升,大幅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在香港,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產業,也是特區政府的發展重點。人工智能革命席捲全球,香港和《明報》都不會缺席。《明報》已經開立專版,加強有關方面的報道,協助讀者掌握本港、內地及世界人工智能最新發展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思考由此衍生的各種現象及社會問題,盼可趨利避害。與此同時,《明報》也將本着負責任的態度,探索人工智能在新聞專業上所能發揮的角色及功用。

多元、開放和包容,既是構成香港獨特性的重要元素,也是《明報》所重視的價值。66年來,《明報》見證全球、國家、香港發生的大事,無論歷經什麼事態與周折,始終堅持獨立、客觀、公正、持平的辦報原則,新聞報道本着專業求真的態度,讓讀者認識事實,以及從多角度了解事態;月旦人物針砭時弊,則以守法和負責任的態度,鋪陳多元觀點,鼓勵理性討論,是其是、非其非。《明報》作為一份民辦報章,獨立敢言、實事求是、為民喉舌,既是自我期許,也是對讀者的承諾,過去如是,今後亦必如是。

世界華文媒體集團非執行董事兼主席張聰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