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社協彭鴻昌:關鍵驗出癌細胞否 醫生應闡不同方案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有確診「無異型子宮內膜增生」病人質疑醫生沒提供其他方案下,僅建議「子宮雙側輸卵管及卵巢切除術」避免惡化成癌症,但最終發現屬纖維瘤而非惡性腫瘤。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關鍵在化驗結果是否明確顯示出現癌細胞,足以讓醫生提供切除手術的建議,又認為醫生應解釋不同治療方案,舉例可否先觀察而非做手術;即使醫學判斷無問題,「最重要是病人本身如何決定」,醫生要尊重病人意願。

廣華醫院回覆本報提到,病人已停經,醫生去年遂建議「子宮雙側輸卵管及卵巢切除術」,以避免子宮內膜持續增生及進一步惡化成癌症的風險,藥物或保守治療非可考慮的治療方案。

醫生多為穩陣倡切 知他法不言或涉疏忽

社協過往不時接獲類似申訴,彭鴻昌指出,即使病理報告未明確顯示病人需切除腫瘤細胞,但為「穩陣」起見,尤其超過生育年齡或處更年期的婦女,醫生大多建議切除生殖器官,否則日後出現癌細胞或導致情况惡化。他表示,不排除部分病人接受相關說法,但畢竟生殖器官是「女性的象徵」,在未確定是否癌細胞下切除,部分病人事後或會質疑醫生建議是否恰當。

彭鴻昌認為,醫生可初步判斷哪個方案最合適,若知道多於一個治療方案而未有提供充足資訊予病人選擇,不排除民事上有疏忽責任。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