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肖河:嚴厲反制美國關稅訛詐 是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寶貴公共產品

發佈於

【明報文章】4月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以遠超預期的方式按下「關稅核按鈕」。其不僅對全球近乎所有國家的對美出口產品加徵10%普遍基線關稅,還挑出了約60個經濟體加徵更高額度的所謂「對等關稅」。

早就被特朗普政府盯上的中國和歐盟,自然是在加徵「對等關稅」名單裏,各自稅率分別是34%和20%。中國周邊國家更是遭到沉重打擊,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四國都面臨從44%到49%不等的超高關稅。即使是像澳洲這樣對美有貿易逆差的鐵杆盟國,也沒能逃出10%普遍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雖不在名單上,但兩國在所謂「解放日」前就已被特朗普政府加徵25%關稅,因而也並沒有人會羨慕它們。

至於加徵關稅額度的依據,則更是荒唐。在「對等關稅」公布後不久,一批美國貿易專家和經濟學家就指出,特朗普政府實際上是用美國對一國之貿易逆差除以美國從該國的進口額,來確定對方的「對美關稅稅率」。對於這種方法,最為克制的評價是「前所未見」,更有不少美國學者直接斥之為「胡說八道」。

然而毫無依據地對其他國家加徵高額關稅,還只是美國政府所犯錯誤的一小部分。如果美國真的希望走向相當程度的經濟孤立主義,試圖以加徵完全不合理的關稅來顯示自身退出國際經濟體之決心,那麼此舉雖並不明智,會對美國經濟和民眾生活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對其他國家的發展造成嚴重衝擊,但歸根到柢,美國政府可能也有權以「閉關鎖國」方式來處理自身與外部世界的經濟關係。

美國自殘式關稅 圖向他國訛詐「贖金」

問題在於,美國真正想要的並不是與外部世界在經濟上「毫不相干」,而是要最大程度地維持一種扭曲的、能夠將美國一己私利最大化的經濟聯繫。在所謂「對等關稅」發布後不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就在霍士新聞上公開「勸說」其他國家「不要報復,不要採取行動」。他表示如果其他國家反制,那麼美國將會變本加厲地報復;若其他國家默默承受,那麼美國的關稅霸凌將「到此為止」;倘這些國家能夠做出更多讓步,讓特朗普政府看到有利的「事態發展」,那麼之前加徵的關稅也可能並非不可撤銷。

以直截了當的方法來說,美國是在以害人害己的自殘式關稅訛詐其他所有國家,並試圖以此取得既沒有明確數目,也沒有明確標準的「贖金」。

在任何一個有序的國家內,在任何一個有序的國際體系中,訛詐和綁架都是不可及不應接受的。接受這種訛詐和綁架的合理性,就意味着所有成員的基本財產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就意味着接受國際社會一路退回「既無政府,又無秩序」的「原始狀態」。這種倒退,將對所有國際社會成員造成安全和福利上的重大損失。對於這一點,所有國家實際上都心中有數。

但正如貝森特所炫耀的那樣,美國不僅有龐大的經濟體量,也握有作為國際最終消費市場的巨大優勢。因此如果不能確保其他國家配合,那麼對美國奮起抗爭不僅會招致更大損失,還可能徒勞無功。這也正是美國祭出所謂「對等關稅」的前後,有些國家如以色列宣布撤銷對美關稅,有些國家如日本明確表示不會採取報復措施,還有些國家如越南,則如美國政府預期的那樣走上所謂「談判」軌道。

中方反制措施 緩解各國兩大疑慮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國毫不猶豫推出11項對美反制措施,才具有格外重大意義。當今世界,妨礙各國共同反制美國關稅訛詐的是兩大疑慮:其一是單個國家力量不足,其二是擔心被其他國家利用和出賣。此時中國及時挺身而出,首先就在相當程度上解決第一個疑慮,同時也顯著緩解第二個疑慮,為世界各國陸續參與維護基本國際秩序、反抗美國無端霸凌的共同事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世界走到要決定是繼續前進還是向後倒退、是要建立真正的基於規則之國際秩序還是重返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緊要關頭,中國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什麼叫做「給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什麼叫做「大國有大國的樣子」,也證明了誰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誰是國際秩序的顛覆者。

對國際社會來說,中國嚴厲反制美國的關稅訛詐,更是一個寶貴的公共產品——不論其他國家對美國採取何種反應,中國的挺身而出,都將改善它們在與美國博弈時的相對地位。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如果中國只是從自身一己之利出發,確實也可以像部分國家那樣,不對美(或至少不首先對美)實施反制,甚至可以「拒絕逐底競爭」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掩飾自身妥協退讓和無所作為。然而這樣選擇的結果只能是養虎為患,鼓勵美國政府更肆無忌憚破壞國際秩序,以摧毁所有國際社會成員預期的方式,對世界帶來更嚴重的損失。與這種損失相比,對美實施反制所需付出的經濟效率和福利上的成本,明顯相形見絀。

更重要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沒有國家真的喜歡被訛詐和綁架。在美國政府「毫無合理性可言」的關稅政策充分暴露其自我傷害性之後,美國民眾也會對其更加難以容忍。未來,世界必定會記住和感謝中國的選擇。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肖河]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