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物理及職業治療免轉介 修例下周首讀

發佈於

【明報專訊】《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曾三度於立法議程被抽起,醫衛局昨日公布《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周五刊憲,預計下周三(26日)在立法會首讀。草案提出容許病人可在3種情况下毋須醫生轉介,接受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另擬引入「有限度註冊」途徑,容許合資格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業」人員在醫管局、衛生署等指定機構執業。

3情况適用 包括12個月內斷症

目前《輔助醫療業條例》規管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醫務化驗師、視光師,以及放射技師。草案提出將輔助醫療業改稱「專職醫療業」,以反映相關專業於醫療系統尤其基層醫療的重要功能,另擬將持續專業發展定為專職醫療業人員的強制要求。

現時除非緊急或其他指明情况,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只可在醫生轉介下為病人服務。草案訂明3種情况下病人可直接尋求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毋須經醫生轉介,包括病人過去12個月內曾獲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師診斷;就「已獲認可臨牀指引訂定的健康狀况」尋求服務;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可在「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同意的緊急或其他情况下,毋須醫生轉介直接為病人服務。

倡「有限度註冊」 准外地人員執業

因應公營醫療系統個別專職醫療業人手短缺,草案建議引入「有限度註冊」途徑,在無損專業水平前提下,容許合資格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業人員,受聘於指定機構從事其專門範疇的執業,申請將由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審批。指定機構包括衛生署、醫管局、基層醫療署、香港中醫醫院,以及開辦專職醫療業培訓課程的院校等。有限度註冊人員不能直接過渡至正式註冊。

政府亦擬開闢臨時註冊途徑,以便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業人員來港學術交流和臨牀示範,註冊有效期不得超過14天且不可續期。另外,修例擬容許專職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