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隨金入木:藉「半機械人」與「半人馬」 深入洞悉人工智能發展真貌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浪潮中,AI(人工智能)正以一種無形卻又強大的力量,全方位融入香港社會每一個角落。漫步在旺角大街小巷,你會發現不少茶餐廳利用智能系統快速處理點單,大大縮短顧客等待時間;來到葵涌貨櫃碼頭,AI技術高效調度貨物,令港口營運井然有序。AI不僅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成為香港邁向未來的重要推動力。

然而伴隨着AI快速崛起,一系列複雜問題也接踵而至。比如,AI生成的內容是否涉及版權問題?智能系統會不會侵犯我們隱私?面對這些問題,大家都在思考:AI究竟會把我們的生活帶向何方?其實,「半機械人」和「半人馬」這兩個有趣概念,就像是兩把神奇鑰匙,能助我們打開理解AI的大門,更深入地洞悉AI發展真貌。

「半機械人」隱喻:

AI幫手的能耐和界限

在充滿奇幻想像的科幻作品裏,「半機械人」是人與機械巧妙融合的存在,擁有超越常人的能力。這一形象,與AI在現實生活扮演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

拿香港物流業來說。近年跨境電商蓬勃發展,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物流業務量呈爆發式增長。以前物流工人的工作極其辛苦,不僅要靠雙手搬運沉重貨物,還要費心安排運輸路線,效率十分低下。但現在情况發生了巨大改變——智能搬運工具和導航系統應運而生,它們就像是物流工人的「強化裝備」。

智能機器不僅能夠精準搬運重物,AI還能根據即時交通狀况、訂單分佈等多方面因素,規劃最佳配送路線,使物流效率和準確性都得到大幅提升。這充分展現了AI在處理重複性、規律性的工作方面之強大能力,如同半機械人借助機械的力量,突破人類生理極限,AI也大大拓展了人們在特定工作領域的能力邊界。

但AI真的是無所不能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香港充滿活力的藝術圈,每一名藝術家的創作都融入了獨特情感、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對生活的深刻感悟,這些才是藝術作品的靈魂所在。AI創作的作品,或許在形式和技巧上能夠達到一定水平;可是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它們往往缺少人類藝術家賦予作品的那種動人情感和文化內涵。

同樣,在醫療護理領域,護士不僅要向病人提供專業護理服務,更重要的是與病人建立情感聯繫,給予他們人文關懷。而這恰恰是AI難以完全做到的。

這就提醒我們:AI在有明確規則和流程的工作中,具明顯優勢,能夠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惟在需要高度情感感知、豐富創造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的場合,它的局限就會顯露出來。所以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在你從事的行業中,哪些工作可以放心交給AI?哪些又需要保留人類自己的判斷和操作呢?香港各界在引入AI技術時,務必清楚認識到它的優勢和不足,合理規劃使用,避免因不恰當的依賴而帶來不必要的問題。

「半人馬」隱喻:

AI合作與知識助力的價值

在古老的神話故事裏,「半人馬」將人的智慧和馬的強壯力量完美結合,象徵着合作與優勢互補。把這個概念引入AI領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理解AI與人類合作的深層價值。

在香港科研領域,AI與科研人員的合作,正有力地推動各項研究快速向前發展。以環境科學研究為例,AI能夠快速處理海量的環境監測數據,從中找出環境變化的趨勢和異常信號,向科研人員提供寶貴的研究線索。科研人員則憑藉自己的深厚專業知識和敏銳洞察力,深入驗證和解釋AI的分析結果,進而提出新的研究假設和方案。這種「人機合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加速科研成果產出。AI依靠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為人類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識見解;人類則運用自身創造力、批判思維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把AI提供的信息轉化為有實際價值的成果。

在商業領域,香港眾多企業借助AI分析消費者行為和市場動態,以此制訂精準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決策。AI可整合多種來源的數據,挖掘出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和市場發展趨勢,向企業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但企業不能完全依賴AI的建議,還需結合自身商業經驗、品牌定位及市場中諸多不確定因素來綜合考慮。假設你是一個企業管理者,面對AI給出的營銷方案,你會如何結合公司實際情况作調整和完善呢?這告訴我們,在AI與人類合作的過程中,人類要始終保持主動性和批判性的思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AI形成良好的互補關係,從而實現更好效果。

汲取隱喻智慧 促進和諧共融

「半機械人」和「半人馬」的隱喻,清晰展現了AI的多面性,以及AI與人類合作的理想模式,為香港在AI時代的發展帶來重要啟示。

對香港普通市民而言,在日常生活接觸AI技術時,要理性看待其功能,充分善用它帶來的便利,同時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比如在使用智能手機的各種AI應用時,想一想如何在享受便捷服務之同時,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從業者則需積極提升自己的「數字技能」,主動適應與AI一起工作的新方式,在AI無法企及的領域發揮人類獨特價值。科研機構和企業要加大在AI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努力突破技術瓶頸,不斷拓展AI應用範圍,使AI更好地服務香港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政府部門也應制訂完善的政策法規和倫理準則,規範AI發展和應用,切實保障市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展望未來,AI發展勢頭銳不可當。香港應充分汲取「半機械人」和「半人馬」隱喻裏的智慧,抓住AI帶來的難得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推動AI與香港社會和諧共融。大家不妨一起想像,在AI助力下,香港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會呈現怎樣的新面貌?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譜寫香港城市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者是中國科研企業資深研究人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隨金入木]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