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議員指欠透明非新事 倡政府先推「龍頭」供套餐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擬今年內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公布諮詢建議,消委會昨亦發布相關收費研究報告。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指私院收費透明度不足「非新鮮事」,多年未處理,政府及相關醫療機構要思考處理方法,建議政府除了鼓勵,可先推動私院「龍頭」提供更多套餐式收費,成為業內常規,帶動更多私院跟隨。

政府2016年推出先導計劃,所有私院就30種指定醫療程序向病人提供收費預算及公布統計數據,及公布主要收費價目。2018年刊憲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雖規定私院採取收費透明措施,但上述30項醫療程序非由條例訂明,變相依靠私院自願執行。

陳凱欣說目前私院須向政府領牌,終極方法可在續牌時加入條款要求收費要有透明度,例如須向病人提供標準報價表,列明具體手術費、不同級別醫生主診費用等,報價與最終收費可有彈性,視乎情况可有例如10%差距。不過陳稱,納入續牌條件屬「尚方寶劍」,認為採取規管前可先由政府部門與私院協商,先推動數間私院「龍頭」提供更多套餐式收費。她說不少病人擔心「因病致貧」,憂私院收費透明度不足,轉而選用公院,加重公營醫療負擔。

她又指,政府常言公帑補貼公營醫療服務成本97%,如能令私院收費透明度提高,有助令部分有能力的人轉用私營服務。她提到政府可善用中大醫院「套餐式收費」作例子,教育市民聰明消費。

彭鴻昌:納續牌條件 否則欠誘因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表示,整體同意消委會觀察及分析,稱私院應主動向病人解釋收費差距的理據,在非緊急情况時預先讓病人有預算。彭認為最理想是各私院明碼實價交代價格,惟現時僅港怡醫院及中大醫院因分別獲政府提供優惠地價及借貸建院,受與政府的服務契約規定,須提供套餐式收費服務。他說除非政府在續牌時加入條款要求提供套餐式收費,否則其餘私院或考慮會影響價格競爭力,未必有誘因改善。

(消委報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