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李勇慧:俄美關係解凍 但升溫不易
【明報文章】2月18日俄美兩國代表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了自2022年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的首次對話。這也是2021年普京與拜登會晤後俄美首次政治對話,預示俄美將彌合已經鬥破的關係,雙邊關係將走出低谷。對話之目的,一是全面恢復兩國關係,二是為兩國元首會晤做準備,三是確立俄烏軍事衝突的談判框架。
俄美重啟外交關係 解決俄烏衝突
本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確立了雙方會談的基調和俄烏衝突的談判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2月18日俄美會談順利舉行,雙方就4項原則達成共識。對話基調是互相傾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4項原則是修復俄美外交關係,實現俄美關係正常化;為結束俄烏衝突找到方案,幫助談判,並以一種持久且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衝突;思考俄美在衝突結束後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合作;確保這些過程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進。
可以看出,這次俄美會談偏重俄美關係的重啟,及宣示要找到俄烏衝突的解決方案,並未涉及有關領土安排、歐洲安全架構等關鍵問題。談判是妥協的藝術,若只是俄美確立了談判原則,而無考慮參戰國烏克蘭與戰爭發生地歐洲的參與,那麼和談協議將難以被通過和落實。只有在談判中相互妥協,才能有相對平等的協議產生。
因此會談結束後,美國國安顧問華爾茲表示,特朗普決心迅速推進烏克蘭問題潛在和平協議的談判,並將討論領土和安全保障問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在利雅得與俄國官員會晤,是漫長而艱難旅程的第一步,目標是實現俄烏衝突公正和持久地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會談裏俄方提出新要求,為將來俄烏軍事衝突談判增加了新難度,即要求北約正式放棄在2008年向烏克蘭作出的入約承諾。俄方認為,拒絕烏國加入北約是不夠的,北約必須放棄2008年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峰會的入約承諾。
俄國為此次會談做了充分準備,對話裏俄美官員還分別討論了未來兩國經濟合作,包括全球能源價格。特朗普是「交易型」總統,對此俄提出經濟利益交換的想法,以自身自然資源的潛在利益和收入作交換,美國石油公司和其他公司可通過再次在俄國開展業務獲得數千億美元。
俄美關係未來走向及其影響
俄美關係的未來將受3個要素影響,即美國內政、俄美戰略穩定與平衡的談判,及俄烏軍事衝突進展。當前,俄烏軍事衝突是影響俄美關係的最大障礙。冷戰結束,蘇聯的加盟國家獨立後,國家安全合作和發展方向一直是俄國跟美國和西方爭奪的焦點,也是牽制俄美關係的主要因素之一。俄烏軍事衝突是俄跟美國及西方地緣博弈與安全困境的複合危機總爆發。
面對俄美關係已經鬥破的局面,特朗普統一共和黨的對俄認知,從解決俄烏衝突入手,採取妥協主義加打破傳統聯盟的邏輯。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並未考慮歐烏戰略利益,以及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美歐分歧,這些都預示着未來後續圍繞俄烏軍事衝突的和談,存在實質分歧,包括衝突根源、被佔領土的歸屬、歐洲安全架構、烏克蘭中立化等,而想繞過歐烏開展和談將很困難。俄美也一致認為,努力結束烏克蘭衝突需長期的「複雜而密集的外交」。魯比奧也指出,「倘這是真正的談判,烏克蘭必須參與其中,因他們是遭到攻擊的國家。歐洲也必須參與其中,因他們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只是現在我們還沒有到達那一步」。
特朗普「交易外交」將削弱全球多邊機制
可以說,歐洲安全架構問題得不到解決、美國領導的北約仍與俄國處於對立狀態,俄美關係注定難以大幅升溫。但特朗普表現出的親俄、商人重利,及與普京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的相似,構成兩國關係緩和的一定條件。
特朗普不顧現實的複雜性和矛盾的尖銳性,並可能以犧牲烏國領土完整為代價,急於達成「標誌性的和平協議」以提升政治遺產,藉機攫取經濟利益;其「交易性的外交」將對地區和全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或將導致衝突再次爆發,並削弱全球多邊機制調節危機的作用。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勇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