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艾想:長者2元乘車優惠之我見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面對財政赤字,討論最多的解決方案,是減少或停止60至64歲長者2元乘車優惠,尤其是優惠被濫用的兩個問題:(1)有不少60至64歲長者仍在工作,因此並不需要補助;(2)「長車短搭」浪費了對營運商的補助。我就這兩點有以下想法。
借鏡倫敦Freedom Pass
針對第一個問題,政府可以借鑑英國倫敦的「自由通行證」(Freedom Pass;66歲或以上長者免費搭乘市內巴士、地鐵及火車)做法,但在工作日早上4時30分到9時不能使用Freedom Pass。
Freedom Pass是1973年就啟動的,非常受長者和一般市民支持。使用時間的限制則是2020年開始,其目的是減少疫情期間高峰時段(即早上9時之前)人流最多的擁擠情况;但疫情過後則變成減少不必要補助的便利工具(因絕大多數全職上班族都需在9時之前搭上車)。這個限制也很容易實施,因為所有入閘或者車上車下的拍卡機器都有計時裝置。我在倫敦住的幾年內,從來沒聽說這個限制引來爭議。擔心第一種(被用來返工的)濫用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上調長程長者車資 處理「長車短搭」
針對本港「長車短搭」問題,則可考慮把長程的長者車資從2元增至3元或4元,用來鼓勵長者在去近程目的地時搭乘其他短程交通工具。目前去部分關口和機場的鐵路及長線巴士,本來就沒有2元優惠,所以劃定一些「長車短搭」問題較突出的路線提高長者車資,應該是可行的。
雖然上面提出的建議可能無法百分之百解決問題,但它們容易實行也公平方便。在比較不同提案時,我們需討論一下成本會計的概念。
交通系統的總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其中的固定成本,佔了非常大比例,因為還沒有開動一輛車時,以地鐵為例,就必須花大量資源建造地鐵路線和車站、購買列車、僱人並開設營運管理系統。
而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與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是相通的)是多運送一名乘客所需的資源,這是個非常小的數字而幾乎可以略過不計,除非在完全超過系統負荷時必須增加一架列車的情况,才有非常小比例的增加。
選擇公共政策 應有全盤衡量
試想一下:港鐵和巴士公司會因為需要載運長者乘客而增加多少車輛?乘車優惠不僅鼓勵了長者多出門走走,而這些額外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消費(包括更多短程和長程的搭乘)也恰恰是補助長者車資的本意。因此,在選擇公共政策時,我們應該有全盤的衡量,而不是癡心地構築「百分之百無弊端」的美麗期待。
最後,筆者希望大家都明白,長者乘車補助只是政府支出的極小部分;就算完全去除了60至64歲市民的優惠,預計也只能省下20億元左右(根據中大沈建法教授的估算),不到本港這一兩年上千億元財赤之2%而已。然而在這件事情上的爭論之多,令人擔心是否把重心放錯地方了。我誠心希望政府能夠明快地解決此事,才能夠盡快面對真正重要的財政結構問題!
作者是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前創新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