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拆局:封號配合維穩 光明網:造謠成本低

【明報專訊】抖音等平台出手封禁熱門人物帳號,背後涉及當局對網絡生態、社會公序良俗的管理要求,更是為了及時阻斷「性別、階層、地域對立和矛盾」發酵,維護線上線下穩定大局。不過,「流量」對個人、商家或平台來說,始終太誘人,規管需時檢驗。
「澎湃新聞」指出,張蘭、汪小菲等帳號在大S離世後仍然不斷炒作、營銷「婚姻出軌」、「婆媳矛盾」、「孩子撫養權」,誤導公眾和輿論,在公開場合上演種種鬧劇,可謂突破了基本的人倫道德底線。「這已不單單是對逝者的不尊重,更是對輿論場的污染、對社會公序良俗的挑釁。」
大S曾籲制裁 網民:按案例可判刑
其實早在去年5月,大S的最後一條微博寫道,「希冀法院、婦聯、網信辦、抖音等單位能夠履行職責,及時制止張蘭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的行為」,網民嘆大S的痛心呼籲,至死方得實現。有業者稱,平台對博流量、蹭熱度行為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嚴管對平台是「七傷拳」,壓縮流量等於打擊平台活躍度。
央媒光明網指出,值得提醒的是,此次平台方回應封號一事時介紹,判定相關信息為謠言,經過反覆核實;這也佐證了目前造謠成本低廉,而闢謠代價高昂的現狀。亦有不少網民提出,「我是夏小健」和張蘭造謠、傳謠,傳播極廣泛,影響惡劣,按照大陸過往案例,已可判刑。
明報記者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