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美將徵多國關稅 工總:倘涵歐洲東盟影響港商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繼早前宣布對中國包括香港產品加徵10%關稅,上周五(7日)再稱本周將宣布對多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不少港商在全球多地有設廠,工總主席莊子雄昨接受本報訪問稱,未知特朗普將針對哪些國家,港商在歐洲或東南亞一些國家有設廠,如被涵蓋加徵關稅,亦會受影響。他稱,美國除針對中國,亦對全球貿易製造很大「不確定及震盪」,料影響各國對美國生意往來信心,或促使各國更積極建立美國以外供應鏈,對香港及內地而言或屬機遇。
特朗普上周五在白宮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期間向記者提到計劃,本周會「對多個國家宣布徵關稅」,令美國與其他國家對等,不過未點名哪些國家。
料削他國對美信心 香港新機遇
莊子雄表示,汲取特朗普首次上任時對中國貨品加徵25%關稅的經驗,港商已做準備工夫包括以「中國+n」策略應對,將生產投資分佈在其他國家。莊形容,未知特朗普將再針對哪些國家,料針對歐洲及東盟一些較突出國家例如越南的可能大,港商有在這些地方投資,料受影響,其中工總約六成會員在越南有投資。
不過莊表示,今次特朗普「貿易戰2.0」不止針對中國,或影響其他國家對與美國做生意的信心,對香港及內地而言或是機遇。他相信會引起其他國家思考建立新的供應鏈以減少美國因素影響,又稱香港及內地的貿易政策穩定,歐洲等會因而尋求更多與亞洲或中國市場合作。
莊又說,香港創科近年有進展,在港生產的產品一般具賣點及高價值,其他地方產品未必容易取代,實際影響或是在美消費者要支付較高價錢買香港貨,對香港則影響不大。
業界:美措施增港不明朗因素
美國早前已公布實施對中國及香港加徵10%關稅,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稱,本港廠商過去10年一直部署,以「中國+1」模式在東南亞、南美洲等地設產業鏈,惟中小企人才及資金較弱,面對困難較大。林又預期在美國舉措下,影響本港的不明朗因素只會愈來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