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加關稅首涵港 港府促美糾正 聯邦公告未提澳門 劉兆佳料措施陸續有來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周二起對華徵收額外一成關稅,並涵蓋香港,是2018年對華實施關稅措施以來首次。特區政府對美國加徵關稅表示強烈不滿,強烈反對任何企圖損害香港聲譽和單獨關稅地區地位的行動,並敦促美方採取即時行動糾正聯邦登記冊公告。

明報記者

港府斥損單獨關稅地位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美國取消對港差別對待或陸續有來,香港一段時間內難免蒙受損失,建議港府在《財政預算案》做好最壞打算。總商會總裁楊偉添說,特朗普總統任期剛開始,相信目前仍是「試水溫」階段。

特朗普首個任期多次提高對華關稅,當時未特別涵蓋香港;至2020年他頒布行政命令,取消美國法例下對香港有別內地的差別待遇。特朗普今次對華徵收關稅的行政命令,本身未直接提及香港,不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衛局(CBP)及國土安全部昨日發出的正式聯邦公告,引述2020年行政命令稱公告提述徵收額外關稅的中國貨品將包括香港貨品(products of Hong Kong),但公告未提及澳門。

總商會:殺傷力不大 新興市場彌補

楊偉添形容,美方新措施並非新動作,殺傷力並非很大,但肯定有影響,會抱較審慎態度看待,觀望後續對貿易談判、全球貿易及供應鏈影響。他說,從貿易角度,美國雖仍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場,但份額慢慢減少,其他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及中東等市場增長,都可彌補美國的跌幅。

劉兆佳則說,美國自2020年起取消對港特殊待遇,預料其他措施可能陸續有來,例如入境美國簽證或赴美讀書等亦可能收緊,「不要以為(美國)不敢做」。

劉倡最壞角度處理赤字 勿憧憬復蘇

劉兆佳說,香港可能「一段時間蒙受損失」,建議政府預算案處理赤字時應以最壞角度出發,不要憧憬復蘇,「經濟一定程度惡化、肯定財政收入未如理想」,應從底線思維做好工作。

目前香港對美國大部分貨品零關稅,劉兆佳相信,中央和特區政府會研究是否維持,一方面「來而不往非禮也」、「可能都要對付(美國)」,同時香港不想捲入貿易戰,可能未必透過關稅措施反制。

儘管特朗普取消對港特殊待遇,在美國前任總統拜登任內,簽證、航運、金融、稅務等仍維持本港與內地不同待遇。美國航運媒體去年傳出美國海關加緊檢查來自中國內地小額免稅包裹,但香港包裹並無太大問題,美國海關當時回覆本報說,為確保美國安全及防止不公平貿易,美方加強就小額免稅包裹執法,但無回應是否涵蓋來自香港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