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司機不怕搶生意 惟憂經濟差客少

【明報專訊】隨着技術和規模變化,未來「蘿蔔快跑」營運成本將持續降低、使用體驗亦有望提升。相對而言,也引發了民間對無人駕駛「搶飯碗」的討論。
「我們都非常害怕開在它後面,怕他突然停下來或急煞車。」武漢滴滴司機齊師傅告訴記者,無人駕駛汽車從不超車,開車速度很慢,遇到它「絕對要超過去」。他稱,無人駕駛限制諸多,例如不能在隧道行駛,不能上二環、三環,最熱鬧的江漢區、武昌區也不能去,「最多只能體驗一下,趕時間的話不能打」。相比起擔心無人駕駛「搶生意」,他更關注經濟環境不好,現在打車的訂單量少了。
由於經濟不景氣,開網約車如今成為內地失業人員的「兜底」選項,網約車運力出現飽和。截至9月底,全國的網約車司機已增至近740萬人。
有稱人類具無可取代特點
另一名在武漢開滴滴的司機徐師傅表示,在今年夏天出了事故後,路面可見的「蘿蔔快跑」似乎變少了。他認為無人駕駛短時間內替代不了人,「除非交通狀况很良好,大家都很守規矩」,而人類司機也有着無可取代的特點,比如更溫情,願意幫助乘客搬行李。
(中國故事 科技生活系列二)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