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私隱專員:社媒廣蒐用戶資料 不應預設默許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不少港人在不同社交媒體開設帳戶,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昨日稱,近年社交媒體有大規模擷取用戶資料的現象,而平台不應以「預設默許」形式蒐集用戶資料,鼓勵平台應讓用戶有選擇,並提醒市民隨時可調整設定,不容許平台使用其個人資料。鍾麗玲又說,今年首9個月收到155宗資料外泄事故,有上升趨勢。

蒐資料訓練AI

違法否視乎條款

社交媒體平台LinkedIn(英領)早前更新私隱政策,預設使用用戶的個人資料,以訓練生成式AI模型,私隱公署其後表示關注並去信了解,LinkedIn最終宣布不會使用本港用戶的資料訓練AI。被問到社交媒體在用戶不知情下用其個人資料訓練AI會否違法,鍾麗玲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稱,違法與否需視乎平台的條款,若平台列明用戶的個人資料會用作訓練AI,或以自動化程式改善服務,可能用戶已同意讓平台使用。

提醒用戶可隨時調整設定

鍾說不建議平台預設用戶允許使用其個人資料,應讓用戶自行選擇同意或不同意,她亦提醒市民可隨時調整設定,決定是否讓平台使用其個人資料。

翻查港人常用社交媒體的私隱政策,均會蒐集逾10項個人資料,部分如姓名、手機號碼、電郵等資料於註冊時必須提供(見表)。

學校等泄資料事故飈升

籲參與數據安全快測

近年資料外泄事故頻生,鍾麗玲說去年共有157宗,今年首9個月收到155宗,有上升趨勢,涉及學校和非牟利機構的個案有61宗,較2022年升近1.5倍,認為相關機構持有大量個人資料,電腦保安資源卻未必多,易成黑客目標,呼籲機構可參與公署的數據安全快測。

28人起底定罪 稱執法見效

政府於2021年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將「起底」刑事化,鍾麗玲說過去3年署方處理逾3200宗相關個案,向47個網上平台發出逾2000個停止披露通知,整體遵從率逾96%,認為修例有成效。同期公署移除逾3.3萬個起底信息、250個起底頻道,並就363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拘捕62人,38人被落案起訴,其中28人已被定罪。鍾認為這反映執法成效顯著,目前刑罰力度足夠,暫無必要再修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