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IP創造與「摘星」之旅:《黑白大廚》給香港的啟示

發佈於

【明報文章】大家對韓國料理有何印象?也許在廿年前,大家只會想到燒肉、泡菜。近日談論度極高的韓國飲食「真人騷」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相信扭轉了不少人對韓國料理和餐飲的印象。社交媒體Threads上,有人就指一些曾在節目中出現的主廚的餐廳,短期內已預約爆滿。

疫後很多人形容香港餐飲業低迷,事實上韓國餐飲業同樣面對經營成本上漲和消費降級問題,市道從疫情開始就未有反彈。當地的「外食產業景氣動向指數預測值」,自2022年第三季(95.23)起持續下滑,今年第三季更跌至83.12。

《黑白大廚》爆紅,某程度點燃了當地人對「高級料理、精緻餐飲」的興趣。不少人亦渴望購買節目出現過的韓國食材,以及在家複製節目中的料理。節目裏各主廚冷靜專業的表現,甚至改變了「學廚」予人的負面印象,或令更多年輕人願意投身餐飲業。除了在韓國大受歡迎,《黑白大廚》自今年9月中旬在Netflix上線至今,一直佔據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熱播排行榜第一位,間接帶動韓國的美食旅遊。這節目為何能夠帶來實質的經濟收益?反觀被譽為「美食天堂」的香港,何以吸引力減退?

創作團隊的企劃能力

《黑白大廚》的設定非常有趣——節目邀來20名已經成名的廚師,以及80個未揚名的廚師競賽,兩組人分別名為「白湯匙」和「黑湯匙」;決賽之前,「黑湯匙」廚師都只能以代號稱呼;最終勝出比賽的一個冠軍,獨得3億韓圜獎金(約170萬港元)。單是這設定本身,就已經成功引發了社群效應:早在初賽期間,觀眾已關注和搜尋這些名不經傳的「黑湯匙」的真正身分;加上韓國本身是一個階級觀念極強的社會,以「料理階級大戰」包裝,自然會令一般民眾(尤其年輕人)產生代入感。

除了抓準韓國社會的心理因素,這種在串流平台的節目,也必須準確拿揑其他文化背景觀眾的觀看習慣和心理。串流平台的操作跟電影不一樣:電影票房是當觀眾買票進場後就成立了,當觀眾坐下後多半不會離場;串流平台卻有很多選擇,若不能引人入勝,觀眾隨時都可能中途放棄劇集。

為吸引觀眾追看,《黑白大廚》的節奏比起一般料理競賽節目快:廚師料理過程如切菜、烹煮等,基本上被省略至兩三分鐘;每集停頓的位置,亦會令人忍不住想繼續看下一集。

即使它的節奏如此明快,節目要表達的信息卻毫不含糊——推廣韓國料理和文化。以其中一集的黑白湯匙對決為例,不少食材都是來自韓國,如陳年泡菜、韓豚帶皮五花肉、韓國地道食材鰩魚等。參賽者的任務,就是以各種方法演繹這些「土生土長」的韓國食材;就連韓國便利店會出現的食材(如辛辣麵),也被這個節目充分利用。除了食材外,觀眾會留下印象的,還有對決中出現的20組LG冰箱。

這種高度的企劃能力,很大部分源自韓國文化資產的累積。《黑白大廚》的設定與另一爆紅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很相似;而在過去的經驗加乘下,創作團隊能夠持續製作可以在串流平台大賣的作品。

事實上,大家對韓國食物的印象,早在韓劇當道之時已有改變——「雞啤(CHIMAC)」,即炸雞加啤酒,就是一個例子。由此可見,任何可以熱賣的文化產品,都不可能是在沒有任何鋪墊和經驗累積的情况下,一時三刻就能夠被創作出來。

新的面孔 新的IP

《黑白大廚》的經濟價值,在於其延伸消費、關注度和知識轉移:很多參賽廚師的「粉絲」數目、關注度和預約數目都大大提高。參賽者擅長的菜系各有不同,部分人亦有較多高級餐飲經營經驗,故比賽可說是一種知識轉移。而賽後,節目評判和參加者被邀請到綜藝節目,連帶提高了這些節目的收視。

《黑白大廚》的評判和參賽者,其實跟香港也有淵源:其中一名被稱為「中華料理女神」的女主廚的工作地點是香港,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港人和台灣人都表示要跟她「打卡」;亦有人說要到評判安成宰主理的餐廳的香港分店「摘星」,一嘗這家韓國唯一的米芝蓮三星品牌。這種以文化帶動的消費,不就是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夢寐以求的「文化與旅遊」協同效應嗎?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了大量與旅遊相關的倡議,例如「熊貓旅遊」、「賽馬旅遊」、「遊艇旅遊」,又提到要吸引中東旅客。雖然施政報告未提到這些倡議會如何落實,但「熊貓旅遊」這類構思,如要像韓國文化產品,或筆者上一篇文章所提的「熊本熊」一樣產生較大經濟效益(刊2024年10月8日《明報》),關鍵就在於創造有價值的IP(智慧財產權)。熊貓非香港所獨有,而現階段與熊貓相關的創作,仍無法形成有價值的IP。相比起來,經過節目包裝的主廚,卻是獨一無二。《黑白大廚》雖不可能「一人救全村」,但卻能做到「流量變現」,帶動了一些消費和旅遊欲望,亦成功提升了韓國餐飲的知名度和形象。

香港引以為傲的 如何發揚光大

自疫情結束而遊客沒有回來後,香港對自身定位產生了迷思——到底我們應走平價路線,還是高端路線。當要道出香港仍有哪些優勢之時,有人就提到香港有7間餐廳獲米芝蓮三星,數目遠比韓國多。事實上,香港的確有很多出色廚師、餐廳和特色美食。從《黑白大廚》的成功可見,廚師不必在米芝蓮餐廳工作才能夠獲得關注。香港當前面對的問題在於:到底要以現有優勢為本,用新方法把它發揚光大;還是推一些跟過去優勢完全不同的東西,如熊貓經濟。這兩個方向各自有成功的條件,惟成功卻不會是一朝一夕,更不可能是在「什麼都要插一腳」的情况下,就能夠做好某件事。

韓國的事例也正好說明了兩點:在發展文化旅遊上,香港面對相當強大且早已起步的對手。這些文化產品沒有刻意硬銷,卻又令人心嚮往之。其次,韓國流行文化成功的背後,政府雖有重要角色和政策配合,政府以外的力量同樣居功至偉。

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到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由政府帶頭發掘旅遊熱點。在發掘和發展旅遊熱點上,由政府牽頭是否最有效方法?以我們目前的條件,發展哪些旅遊產品最具效益?過分強調轉型,又會否令香港流失了原本的吸引力?筆者期望工作組高調開工後,能夠早日找到答案。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