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黃錦輝:今屆諾獎突顯AI對科學的重要

發佈於

【明報文章】踏入10月,諾貝爾獎項逐一出台。今年物理學獎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ohn Hopfield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Geoffrey Hinton共享,表彰他們在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領域的基礎性發現與創新,令機器學習得以成為現實。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David Baker,以及英國Google DeepMind技術公司的Demis Hassabis及John Jumper,分別憑藉在「計算蛋白質設計」(computational protein design)和「蛋白質結構預測」(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等領域的卓越貢獻,拿下本屆化學獎殊榮。

這兩項殊榮表彰的科學貢獻,都與人工智能(AI)息息相關,全球計算機科學家得悉都非常之鼓舞。但話雖如此,不少外界人士對結果還是不太理解,懷疑獎項是否錯配了:表面上AI與物理/化學風馬牛不相及,諾獎又如何把它們拉上關係呢?惟事實絕非如此。

「深度學習」助實現AI應用

今天AI的應用有如雨後春筍,在全球不同領域紛紛湧現。筆者從事AI技術研究40多年,過去由於算力及算法不足,AI的實際應用十分之局限,研發成果難以走出實驗室門外。AI研發是以數據驅動,背後利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模型構建目標應用系統。可是受制於傳統「馮諾伊曼計算機結構」(von Neumann computer architecture)的連續(sequential)運算模式,機器學習所能處理的數據量甚少,而且效率不如人意,所能生成的應用不切實際。

這正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突出貢獻:他們在不同階段發明了仿效人類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之基礎理論和技術,突破了「馮諾伊曼電腦」的局限,令大型AI應用得以實現,而至今天全球普及。

藉AI技術破解蛋白質結構難題

至於化學獎,3位科學家都是AI的應用者,他們利用AI技術破解困擾了生命科學家幾十年面對蛋白質結構分析的大難題。蛋白質是人體必須攝取的營養,對人體有不同功能,包括運輸營養素、修補人體組織、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燃燒、修復受損肌肉、保護骨骼、促進生長發育等。因此,了解蛋白質結構對生命科學研究十分重要,這肯定了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的卓越貢獻。

概括而言,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所針對的是解決AI計算中的物理學難題,而化學獎則側重於AI在生物化學研究的應用。基於上述總結,今屆諾獎與科學的關係之謎便獲刃而解了。

本港大學科研能力獲全球認同

筆者欲以物理學獎進一步談談香港科研。「深度學習」之發明對全球AI的貢獻顯著,可媲美中大前校長、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所發明的光學通訊(即光纖背後基礎理論)。在光通訊技術面世前,通訊主要是透過電導體(例如銅電線)以電流進行。但這做法存在不少缺點,例如信息量小、干擾大等,約束了它的電訊應用。且看今天全世界約有54.5億互聯網用戶,佔全球人口67.1%,若然70年前沒有高錕的突破研發成果,便沒有光纖(optical fiber)的產生;而沒有光纖,便沒有今天緊扣民生的互聯網。高錕教授是港產諾貝爾獎得主,多年來港人都引以為傲。

香港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本地大學的科研能力大受全球認同。香港亦擁有不少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編製的2024年「科學界作者標準化引文指標數據庫」出爐,在全球1000萬名科學家中,1500多名香港學者獲列入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筆者亦榜上有名;而且,有13人在不同科學領域中排名10名之內,包括下任中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盧煜明教授。

盧教授早期研究發現孕婦的血漿內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後來研發出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在全球多國廣泛採用,成功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學研究層面應用至臨牀診斷,成為醫學界的重大突破。他於2022年獲頒拉斯克獎(Lasker Award),這獎項是國際醫學界僅次於諾獎的大獎,因此他被全球華人科學界譽為「最接近諾獎的港人」。盧教授實至名歸,筆者與所有港人一樣都熱切期待當天的來臨。

作者是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黃錦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