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綠色和平林村河及貝澳河岸收逾3260件垃圾 97%塑膠 (12:45)

發佈於

綠色和平今(19日)發布《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香港》結果(下稱調查),於林村河及貝澳河河岸收集3263件垃圾,97%為塑膠,食品、物流、飲品及即棄餐具4大類包裝垃圾其中佔約7成,大部分飲品包裝垃圾源自大型飲品生產商。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回收非最終解決辦法,應加強從源頭減廢入手,以重用代替即棄。

團隊與參與調查的義工於今年6月至9月,分別在林村河及貝澳河的上、中、下游進行共10場河岸清理,再按垃圾的物料、類型進行分類,發現食品、物流、飲料的即棄塑膠包裝及即棄餐具4類,佔所有塑膠垃圾約7成。

團隊進一步識別飲品包裝垃圾,包括紙包飲品盒及膠樽上的品牌,發現主要是大型飲品生產商,分別為維他奶國際集團(22%)、太古可口可樂(20%)及屈臣氏集團(香港)(17%)、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7%)等。

譚穎琳指,即棄塑膠包裝、餐具等被棄置到環境,很可能分裂成微塑膠入侵生態系統及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然而,政府側重撥款予未端回收、興建焚化爐等,規管企業生產即棄膠的進展緩慢,變相令社會承擔的高昂廢物處置費及環境成本,「不少是為企業生產的廢膠埋單」。

譚穎琳又指,原定下年在立法會通過生效的飲品包裝生產者責任計劃「只聞樓梯響」,未有確實的實施日期,亦無提及減量目標及重用率,除回收外也要規範生產商在源頭減少即棄包裝數量,「只是回收要額外能源、運輸,或者回收後很多時候都不是做一個有用的物品,所以我們認為回收不是最終解決的方法。」

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及產品條例的適應期下周一屆滿,譚稱政府「完全沒有公佈目標是如何」,督促政府應有清晰藍圖,列明政策推出之後目標減少多少相關產品數量,並定期檢討成效。

針對新一份施政報告未再提及垃圾徵費,譚穎琳表示失望,政府已為推行垃圾徵費準備20年,最後以「暫緩」作結果並不理想,又稱政府下年中將就政策發表檢討報告,期望政府「做多些功夫」,向不同持分者了解時政策無法進行的原因,完整地向市民解釋清楚,建議再推行時可分階段進行。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加速訂立明確減量及重用目標的飲品包裝生產者貴任制,設立專款專項基金支持重用餐具借還系統,源頭堵截塑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