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政府再推「還息不還本」冀支援中小企 八成及九成信貸擔保壞帳率介乎2.6%至4.6% (12:32)

發佈於

疫後經濟復常不似預期,外界關注針對中小企的支援措施。新一份《施政報告》再度推出「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10年和8年,同時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政府消息人士期望,措施有助增加中小企的周轉資金,強調已考慮壞帳風險。

港府分別在2012年及2019年推出八成及九成信貸擔保,截至今年7月,兩者壞帳率分別4.6%及2.6%;至於「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則9.2%。被問到是否因「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較其他信貸擔保高而不延續,政府消息人士僅強調,「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在2020年疫情期間推出,當時屬「非常時期」,政府考慮財政負擔才於當時特別環境下推出。

特首李家超另指,將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 ,通過基金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以及擴大數碼港「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的涵蓋範圍,由零售及餐飲業延伸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等,一對一形式資助中小企數字轉型。政府消息人士指,截至今年8月已批出約53.7億元資助額,涉及逾5900間受助機構及逾6.3萬名僱員。「BUD專項基金」同時擴大「電商易」地域資助範圍至東盟十國,消息指由今年7月中接受申請截至上月,相關部門已接獲102宗申請。

另外,投資推廣署與貿發局在本月底前會建立機制,加強對接,吸引內地企業來港建立國際或區域總部,並為在港企業提供一站式多元專業諮詢服務,協助它們「走出去」。被問到本港市道復常較預期差,會否影響內地企業來港意欲,政府消息人士引述投資推廣署指,諮詢服務「反應踴躍及熱烈」,不少內地企業選擇本港作為增值業務地點,相信內地企業來港前會「自己計數」,考慮相關運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