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兩岸

網絡熱話 | 聽泉鑒寶引現象級討論  專家指古玩鑒定須嚴謹 網民:當電子榨菜 (01:20)

發佈於

抖音平台近期突然極速冒起一名主播「聽泉鑒寶」,主打線上互動鑒定文物古玩,言詞風趣,七情上面,粉絲每月以百萬計增加。惟人紅事多,他近日被舉報學歷造假、互動鑒定有劇本等,壓力之下,10月9日宣布停播一周,不料人氣更加火爆,話題連日掛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熱搜榜,目前粉絲急增近2600萬。事件爭議背後,緣於部分網民堅持鑒寶須嚴謹專業,另部分網民則將之當成「電子榨菜」消遣節目,暫時互聯網管理部門仍未就此定調。

10月16日凌晨,「聽泉鑒寶說不敢再休息了」話題仍掛在新浪微博熱搜榜前十。「聽泉鑒寶」15日晚復播,說自己「沉澱了個寂寞」,以後再也不敢休息了。他表示,自己這7天成了全網的樂子,體驗了一把當明星的感覺,(現在)正式回歸了,開播就是想告訴大家他沒事。

網紅主播「聽泉鑒寶」真名丁祥栩,持股(49%)杭州良匠傳媒有限公司。

今年1月初,「聽泉鑒寶」帳號粉絲不足300萬,2月中旬已突破600萬;最近30天,漲粉1005萬,停播期間持續漲粉,16日凌晨最新粉絲數2590.5萬。停播前的7天10場直播,場均觀看人次超過1200萬。

網上對「聽泉鑒寶」有多項質疑:他帳號標註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畢業」身分造假,該學院稱查無此人;節目曾連線一名鑒寶粉絲,對方自稱拿着博物館流出的巴劍;直播「與盜墓者連線」被質疑是按劇本演出;他稱「純公益鑒寶」,但網民懷疑有收費。

「聽泉鑒寶」帳號停播期間將「學校信息」一欄改為「女子中學」,說自己是「聽泉姐姐」。

在復播前,「聽泉鑒寶」帳號15日凌晨發布短片回應質疑,稱「學歷是帳號注冊之初填的,本人從未偽造過北京大學的證書,也從未在直播以及任何地方使用『北京大學』標簽進行營銷宣傳」,並表示一年來每天直播,身體狀態很差,停播是單純的休息。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內地「鑒寶」節目在電視上備受觀眾歡迎,央視的《一槌定音》是其中的代表,出場的專家都是專業人士,包括首都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楊寶傑、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等,還有藝術品市場專家坐鎮。另一檔北京衛視的《天下收藏》則更加緊張刺激,被專家鑒定為贗品會直接當場敲碎。

報名參與電視鑒寶節目並不容易,因此互聯網鑒寶直播冒出後,由於參與門檻低、有參與感和互動感,既有真正的藏家連線請鑒定,也有粉絲志在參與,甚至隨便拿件東西要求鑒定也可以自娛自樂一下。直播鑒寶很快受網民追捧,但這種戲劇性某程度上瓦解、消融了文物鑒定的「嚴肅外殼」,因此引起一些非議。

至於「聽泉鑒寶」備受追捧,還與其個人魅力有關。丁祥栩的真實出身暫時不詳,但他頗具主持能力,懂得調動觀眾情緒,語言詼諧幽默。

為了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比如鑒定責任,或者求鑒定文物牽涉非法來源等,「聽泉鑒寶」自創了一連串「黑術語」,比如「饅頭」代表錢,「開門」指真貨,「下去沉澱」意味着假貨,「近一點、翻過來」暗示有點像真的,「哪裏弄來的」是基本已認定真貨。遇到上等寶貝了,他會激動吶喊「大開門!很開門!」開始按計算器估價,播放音樂助興。

有古玩鑒定專家表示,不同光線、不同角度都會對鑒定的準確性有影響,而且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用稱量等多種方式進行判定,線上鑒寶顯得不夠嚴謹。

不過,鑒定過程包含了表演,粉絲也跟着用實時彈幕表達情緒,大家樂在其中。有網民稱,是真是假放在一旁,看「聽泉鑒寶」直播主要是看個「樂呵」;「聽大家嘮嘮嗑,緩解一下壓力」,好看過綜藝。

浙江人地律師事務所主任唐丹麒說,目前,內地沒有規定限制或禁止民間的文物鑒定行為,因此,直播鑒寶作為一種民事行為本身並不違法,但要警惕可能滋生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

唐丹麒指出,例如直播主故意將贗品鑒定為真品,又或者故意誇大收藏價值和增值空間,再誤導消費者購買,屬於欺詐消費,可能構成詐騙犯罪。又如果警方認為虛構社會事件,引起社會負面影響,可能就違反《治安管理辦法》,會被行政處罰。倘若鑒定錯誤造成了委託者的經濟損失,鑒寶人還可能需要負民事賠償責任。

「聽泉鑒寶」已經成為內地互聯網當前現象級事件,在官媒、政府部門還沒定調前,直播主的動向備受外界關注。(浙江在線、新浪微博、澎湃新聞、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