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急症室設低場MRI 一站式治緊急中風 威院引入國產儀器 抵院至治療可望減至20分鐘

發佈於

【明報專訊】治療急性中風是分秒必爭。中大醫學院與威爾斯親王醫院今年引入國產「0.23T」低場磁力共振(MRI)儀器,並參與一項全國多中心臨牀研究,試行「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有望將急性中風病人由送抵急症室至接受治療時間,由國際標準60分鐘縮減至20分鐘內。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說,現時急性中風患者須在不同房間接受檢查、放射診斷和治療,很多公院治療時間未符國際標準,期望未來縮減時間,提升治療成效。

公院每年有逾一萬宗急性中風入院個案,患者若不及時治療,每分鐘會有約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並無法復元。現時懷疑急性中風病人送達急症室後,醫生會先評估及診斷,再安排病人到放射診斷部接受電腦掃描,其後送往急症治療室注射溶栓藥物,或經動脈直接取出血栓治療。

中大偕內地做臨牀試驗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威院今年8月引入低場MRI技術,聯同中國卒中學會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展開「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模式的臨牀試驗,與內地其餘30多間醫院參與為期18個月研究,目標診治200宗個案,至今在威院完成20宗。

「邊看病邊檢查 決定需否治療」

已安裝在內地30多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荆京說,傳統MRI佔地較大,需設置在獨立房間並設屏障遮擋磁場,故未能安裝在急症室,低場MRI則可放在急症治療室,「一邊看病,一邊檢查,然後決定需否治療」。他說該儀器已安裝在國內30多間醫院,將由病人送抵急症室至治療時間平均縮短至20分鐘,最短更在6分鐘內。

身兼威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及名譽顧問醫生的梁慧康說,現時很多公院未能在病人送抵急症室60分鐘內提供溶栓治療,威院則一直採用跨專科模式收症,治療時間中位數已縮減至32分鐘,期望採用新技術可進一步縮短時間。他說除非病人胸腔或以上裝有起搏器等金屬,否則一般急性中風者均可用該儀器。

該部低場MRI由內地研發,中國卒中學會今年率先應用於診斷急性中風,首階段在內地數間中心展開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MRI相比,辨識缺血性中風的準確率和敏感度分別為96%及97%。第二階段是全國大型多中心研究,由威院及內地30多間醫院參與。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說,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並可對病人造成永久傷害,今次研究顯示內地藥械發展一日千里,並反映醫管局、醫學院和內地可在研究、臨牀服務及醫學培訓等範疇交流和合作,期望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