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聞正聲:處理「劏房」無捷徑 有序解決方能真安居

發佈於

【明報文章】「劏房」問題纏繞香港多年,潛藏大量安全隱患,部分環境甚為惡劣,不適合居住。面對這個「老大難」問題,現屆政府上任未幾便展現正面處理問題的宏圖大志,特首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制訂解決劏房問題方案。然而「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政府有多大決心,劏房這個多年痼疾是不可能彈指間就完全解決。筆者期望,下周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提出取締「劣質劏房」時間表路線圖,逐步有序解決這「都市炸彈」。

劏房問題根深柢固 不可能一蹴即就

特區政府去年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承諾在10個月內提出建議,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提出取締不合標準劏房的方法、防止不合標準劏房增加,及提出有序解決劏房問題的方案。一年過去,市民期望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對解決劏房問題一事有所着墨,合情合理。

然而,劏房是根深柢固的沉痾,沒法一蹴即就解決。據統計處調查,現時全港約有10.8萬間劏房,涉及約21.6萬名居民。這近11萬間劏房中,除極小部分是合法合規、環境宜居之外,有不少屬空間狹窄、衛生惡劣、不適合居住的劣質劏房,而且有部分位於非住宅樓宇,令問題更複雜。

劏房數量龐大,涉及居民眾多,無疑令政府難以即時解決所有劏房;特別是若強行在短時間內完全取締,現居於這些劏房的住戶豈非全部流離失所?不要忘記,這批弱勢社群的議價能力極低,要他們都搬到合法的私人樓宇居住,完全是不切實際。

故此,要處理劏房這沉痾痼疾,無任何捷徑可言,政府必須一步一腳印去處理,既要定下目標,讓解決劏房問題的工作穩步前進,更需持續審視和適時調整方案,同時要堅持解決根本問題 ,大力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

既增房屋供應 亦有短期措施

過去幾屆政府一直就房屋供應作出努力,10多年下來,香港即將進入房屋供應的收成期,預計未來5年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每年建成量,將分別達3.5萬伙和1.91萬伙,成績將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目標。雖然房屋興建量是「遠水」,但現屆政府亦已推出多項「救近火」措施,急民之所急。

首先,幾乎全港市民都拍手叫好的「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政策,過去兩年合共回收約5000個公屋單位,這些單位翻新後都會編配予真正有需要的市民。此外,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房委會8月時曾指出,受惠於該計劃下的長青邨和業旺邨分階段提早建成,加上入住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相對較短,結果截至今年6月底,過去12個月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較上季縮短0.2年至5.5年。

除上述增加公屋供應的措施,市民耳熟能詳的簡約公屋同樣推行得如火如荼。首批兩個分別位於元朗攸壆路、牛頭角彩興路的專案,合共逾4400個單位,今年中亦開放讓合資格公屋輪候者申請。

解決劏房問題,需要政府多管齊下、全方位應對。前提必然是織好「安全網」,以免有人無家可歸,是有序解決劏房問題的重要一步。社會亦要明白,居於劏房的住戶,面對的或許不僅是居住問題,很多時更涉及家庭、社福、教育甚至醫療問題;忽略任何一項,都可能適得其反。過去兩年,現屆政府在施政中都展現非一般魄力,我們是有信心的。筆者希望社會各界攜手支持政府竭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一步一步解決劏房這個社會毒瘤。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聞正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