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公院慢病患者研准社區藥房配藥 施政報告料觸及 倡增藥劑師角色減院舍浪費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開支趨升,政府近年推動醫療改革,發展基層醫療並研究調整公營醫療收費,冀引導市民轉向社區管理健康。本報獲悉,下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料將觸及發展社區藥房和處理安老院藥物浪費問題,政府長遠目標研准在公立醫院長期覆診的穩定慢性病患者到社區藥房配藥。基層醫療委員會委員林正財說,院舍長者和慢病患者藥物佔醫管局用藥一大部分,若能由社區藥房承擔,藥物浪費和開支可大減,並有助開發社區藥房收入來源,維持長遠運作。

公營收費檢討未完 具體方案料無着墨

至於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據悉特首李家超一直關注檢討進度,確保方案配合醫療改革同時能平衡民意,檢討尚未完成,預料具體方案不會在《施政報告》着墨。

政府前年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探討社區藥劑師藥物諮詢和覆配角色,以及社區藥房向醫管局病人配藥等服務。綜合多個消息,政府近期與不同持份者商討社區藥房定義和職能,牽涉現有商業藥房應否被視作社區藥房、哪些病人可到社區藥房配藥等,暫未有方案。據悉《施政報告》料將觸及發展社區藥房、加強社區藥劑師角色,以及處理院舍長者藥物浪費問題。

據了解,現時安老院長者不時需入院治療,其後醫生會調校藥物並重新配藥,浪費院友原本未用完的藥物,醫管局擬研究尋求社區藥房協助,減低院舍藥物浪費,具體方案未定。

研減門診配藥量 社區覆配毋須多付費

醫管局去年有約303萬名病人在普通科、家庭醫學和專科門診治療,其中五成、即約154萬人患糖尿病和高血壓(見圖表);該局早前開始研究將門診病人每次配發藥量由最多16周減至4周。據悉,政府長遠目標讓醫管局病人在社區藥房配藥,初步研究涵蓋常見慢性病患,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並需病情穩定,不排除透過減少醫管局配發藥量,讓病人按需要自行到社區藥房覆配餘下藥物,原則是病人毋須繳付更多費用。

林正財表示,社區藥房難單靠政府資助或慈善機構撥款,政府要研究可行的營運模式,認為社區藥房覆配醫管局患者藥物可帶來收入,並減輕醫管局壓力和減少藥物開支。他建議社區藥房適度發揮其他零售功能,但需考慮是否要與商業藥房「爭生意」。

藥劑師團體:助鼓勵藥物諮詢 增業界發揮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認為,由賽馬會資助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社區藥房地方充足且設備齊全,現時較適合為醫管局病人配藥,令更多市民認識社區藥房,有助鼓勵市民嘗試藥物諮詢等服務。他說社區藥劑師有較多時間與病人溝通,可了解病人有否準時服藥或藥物謬誤等,更能發揮專業角色。

香港藥劑師工會主席張尹思稱,社區藥房可提供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務,並增強藥劑師專業角色。她說政府推動發展的社區藥房很少,建議在屋苑商場、地鐵站附近增設服務點,並擴大醫療券範圍至藥劑服務,減輕市民負擔。

彭鴻昌指不應僅配藥 陳凱欣促增服務點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建議盡快探討讓商業藥房加入配藥行列,訂定質素標準和收費模式,又認為社區藥房不應只限於配藥,建議探討擴大藥物諮詢功能。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說,發展社區藥房可減輕醫管局藥物支出,長遠有成本效益,但憂慮若社區藥房覆蓋不足,病人或傾向維持在醫院配藥,建議增加服務點並加強藥物諮詢角色。

明報記者 張逸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