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中國式現代化:一個後發式現代化的啟示

發佈於

【明報文章】理解當下中國,繞不開「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關鍵詞。不過如何讀懂這一複合詞語?筆者以為,拆開來看,「現代化」是共性所在;「中國式」是個性部分。合起來看,中國式現代化又體現着後發的現代化國家對現代化的新理解、新實踐。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的「有機嫁接物」,如何生長發展、對世界的影響幾何,值得觀察。

從「中國式的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化起源於西方,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國的現代化探索起自晚清時期,從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後提出「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國防現代化),從器物、技術到制度層面,經歷過「向西看」、學蘇聯的階段,在不斷「正反合」當中尋找適合的道路。

1978年10月鄧小平訪日期間,看到日本汽車工廠人均年產量是中國最先進汽車製造廠的90多倍後,他說:「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之後他提出了一個令世界關注的課題——中國式的現代化。他說:「我們開了大口,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後來改了個口,叫中國式的現代化,就是把標準放低一點。」

從「中國式的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一字之差,歷經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國力不可同日而語,此時的自信、自洽成分更多;但延續未變的,是對國情認知和道路選擇的清醒。

對於現代化,國際社會有通行指標,比如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城鎮化率等;衡量人的全面發展的貧困率、人均壽命、受教育水平、嬰兒存活率等。在理念和政策導向上也有一定共識,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吸引人才制度、政府公共政策與制度等。中國是這些「共識」的積極「對標」者和吸納者。

與此同時,現代化的定義權也長期被西方壟斷。現代化一度被認為是朝着歐美型社會、經濟和政治系統演變的過程。但實踐表明,單一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上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基於自身現代化理論在非洲開展了大規模的發展實踐,惟多以失敗告終,概因「水土不服」。

今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在京舉行,中國提出與非洲國家共進現代化。但觀察中國的做法,意不在讓非洲國家按中國模式亦步亦趨,而是使非洲了解中國式現代化背後的方法論,即結合各國國情找到合適的現代化路徑。

西式現代化無疑創造了多個先進模式,但並非完美無虞。曾提出「歷史終結論」的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直言民主陷入了困境——在很多地方,民主政府並不能為普羅大眾提供基本的社會安全、教育、公共衛生;相較民主,「強政府」才是首要。西式現代化也走過許多彎路,比如人類生存發展與生態失衡、不同群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失衡等。

打破「現代化等於西方化」迷思

作為後發式現代化國家,中國的優勢在於能夠站在全球和歷史視野下「取長補短」,比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物質和精神並重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些新指標、新內涵,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個性」部分,也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有益補充。

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價值,在於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這一過程中有「兼收並蓄」,有「量體裁衣」,也有「與時俱進」,蘊含着中華文明智慧。而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之一,也在於將現代國家形態根植於、浸潤於中華文明母體中,從而賦予現代化道路更為深遠的文明歸屬和人心認同。一些選擇全盤西式現代化的國家,與本國文明母體切斷聯繫,在「異化」和「撕裂」過程中陷入認同危機,殊為可惜。

前路「必有艱難險阻」

中國式現代化當然不會一馬平川。中國領導層清醒認知,前進道路「必定會有艱難險阻,可能遇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在外部,美國大機會延續以戰略競爭甚至遏制為主、以合作與交流為輔的對華主基調。世界局部衝突多發,多國主動或被迫捲入,大規模戰事並非無可能。「止戰促和」、「反霸不爭霸」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屬性,也是中國可以給世界帶來的穩定和安定因素。

在內部,中國經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轉型,短期內困難因素增多,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00多項改革措施亟需落地,重振社會信心。長期來看,若轉型順利,中國可引領世界經濟走向更繁榮的方向。

把自己的事做好,同時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則中國式現代化是成功的;其「個性」能夠得到更多認可、追隨,也是對世界「共性」的反哺。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