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森:突破跨境資產管理瓶頸 保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月發布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簡稱「GFCI 36」),研究與比較了121個金融中心的綜合情况及細分領域。報告其中一個亮點是,香港在「投資管理」(investment management)這個細分領域排名全球第一。GFCI將投資管理單獨列為一個獨立的金融業領域,與金融業/保險業、銀行業和專業服務行業等細分行業並列,彰顯投資管理業對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程度。

據英國投資協會的《2024投資管理指南》,「投資管理」是通過募集個人投資者的資金並投資而獲取回報;藉投資管理服務,家庭投資人可將金錢投入到商業和基建而享受其業務增長收益。該協會指出,投資管理業已成為英國經濟運作的血脈。

跨境資產管理 成競爭力重要指標

除了幫助本地家庭和個人投資者投資,很多發達經濟體的投資管理業更面向全球投資者,提供跨境投資管理服務。上述指南就詳細描述了英國的投資管理業如何吸引全球資金到該國,在英國創造就業機會和財政收入,令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擁有更大發言權,並最終在全球金融監管體系的建立上扮演領導角色。新加坡近年也憑藉自己的政治穩定、市場開發、法治健全優勢,大力發展家族辦公室、遺產規劃和信託業務。在國際和區域金融中心的競爭裏,跨境資產管理能力已成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同時,部分內地城市已開始推出跨境資產管理中心試點。上海在2021年正式提出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力爭到2025年把上海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的重要樞紐,邁入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港應深耕投資管理領域

打造亞太財富管理節點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同樣有高度自由開放的資本市場,及健全的普通法法治體系。此外,與中國內地一衣帶水的香港,最大優勢在於「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內地資金「出海」的首選,特別適合開展跨境資產配置和財務規劃。筆者認為,在投資管理這個細分領域,香港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港應深耕投資管理這個細分領域,打造亞太地區財富管理的關鍵節點,力爭與紐約和倫敦形成北美、歐洲與亞太的全球三大投資管理區域中心。而香港超越新加坡的關鍵,是打通內地投資管理市場,讓更多內地投資者可在香港做投資管理和資產配置。

本港政策仍有優化空間

香港貿發局去年的研究就指出,內地居民赴港投資理財快速增長,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是巨大機遇。該報告認為,「跨境理財通」、家族辦公室和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制度(LPF)是三大驅動因素。

香港在引入家族辦公室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然而筆者認為部分政策仍有進一步優化空間。筆者近日與在本港家族辦公室、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工作的翹楚交流,發現本港發展投資管理業依然有很多政策瓶頸亟待突破。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洪龍荃先生向筆者提到,很多有意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高淨值客戶,因達不到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要求,而無法通過該計劃來港並享受到香港家族辦公室的全球資產配置服務。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要求申請人向投資推廣署證明,在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兩年的整段期間內,一直絕對實益擁有不少於3000萬港元(或等值外幣)的淨資產或淨資本。然而要滿足個人「絕對實益擁有(absolutely beneficially entitled)不少於3000萬港元」的標準,對很多申請人而言是一個相當高且很難有效證明的標準。比如一對夫婦申請人的共同財產可能已逾6000萬港元,但由於該財產的性質是夫妻共有,而非個人擁有,因此不符合計劃條件。洪先生還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對吸引內地居民來港投資和管理資產非常重要,希望內地當局可考慮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包括適度增加內地居民每年可購匯額度。

而筆者另外一名在保險公司工作的朋友反映,香港持牌保險顧問不能跨境銷售,包括透過通訊軟件介紹本港保險產品,導致內地客戶在沒有第三方介紹下,難以接觸正規持牌香港保險代理或保險經紀;本港保險從業人員亦很難在沒有內地中介協助下,合法合規地完成內地人士投保的完整銷售流程。同時,頻繁的違規轉介,形成內地客戶要通過層層轉介才能接觸到本港持牌保險代理人的情况,這既不利於保護本港保險從業人員利益,亦不能最大限度保障內地投保者的權益。如何改變現有局面,值得當局思考。

發揮港深雙城效應

在傳統觀念中,上海一直是中國內地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金融中心,但近幾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數據和分析似乎顯示,深圳正在成為繼上海之後最重要的中國內地金融中心城市。在GFCI 36綜合排名裏,上海排名全球第八,而深圳排第九;但於細分領域,深圳在金融業的排名超過紐約成為全球第一。這從側面反映深圳正在增長的國際影響力。

深圳前海在金融創新方面,推出了很多全國領先的創新舉措,如研究前海合作區內符合條件的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支持證券(ABS)跨境轉讓業務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創設相關金融指數,引導資金配置前海優質金融資產;推動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管產品落地,助力區內資金與資產有效連接。

面對深圳在金融業的迅速成長,香港應該歡迎並與之比肩同行。香港可與前海在跨境投資管理業務上加強協同,利用前海的政策優勢和創新環境,向內地投資者提供更便捷的投資渠道,同時也為香港的投資管理業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

如果深圳河的兩岸,一邊是中國內地的最大金融中心,一邊是亞洲第一的國際金融中心,雙城效應將產生巨大的輻射作用。香港應把握毗鄰深圳的區位優勢,實現與深圳在金融市場細分領域的適度區分和優勢互補,打造全球獨一無二的「一河兩岸雙金融中心」格局。

作者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課程主任、中國和美國加州執業律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