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戲院業料續有結業 倡電影券派中學生培養影迷

發佈於

【明報專訊】疫後市民生活模式改變,串流平台對戲院票房造成一定衝擊,去年初通關至今有9間戲院宣布結業,當中3間獲接手經營。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袁彥文指出,今年首8個月票房較去年同期跌約兩成,認為戲院虧蝕而結業屬「正常調整」,未來兩年片種和數量不足,甚至明年可能無賀歲片,不排除有更多戲院結業。袁建議業主減租共渡時艱,短期內政府以差餉或電費等補貼,稱正與政府商討向中學生派發「電影券」,期望培養港人入戲院習慣,更多人認識並投身業界。

暑假檔期票房跌18%

香港票房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今年7至8月暑假檔期本港票房總收入錄約2.78億元,較去年同期跌約18%。袁彥文分析票房下跌原因,指除大環境經濟差、北上消費、外遊甚至移民等,疫情亦培養觀眾在家看電影的習慣,導致電影製作成本和市場收益不成正比,投資者製作電影意欲減,即使政府推出資助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片種不足重上舊戲紀錄片

盼「揼石仔」吸引觀眾

袁彥文稱,由於片種不足,部分戲院會上映「alternative content」(另類內容),例如紀錄片《再見,福寶》、重播演唱會或《哈利波特》及《魔戒》等經典電影。入場觀眾部分屬「Z世代」,估計舊電影對他們反而有新鮮感;而因應內地劇集《繁花》熱潮,亦有內地觀眾來港入場看導演王家衛的舊電影。他稱,重播票房普遍有十幾萬元至過百萬元不等,雖然有別於傳統新上映電影數百萬、數千萬元票房,惟戲院期望以「揼石仔」方式吸引觀眾入場。另外,他說部分戲院引入電子閘機,觀眾自助掃描戲票進場以減省人手。

今年《九龍城寨之圍城》及去年《毒舌大狀》先後打破港產片最高票房紀錄。袁稱,面對近年荷里活及港產片產量減少,戲院角色「較被動」,商會計劃向中學生派發「電影券」,提高他們對電影業興趣,吸引他們報讀相關課程及入行,料長遠有助提升本地製作質量惠及業界。

商會去年至今舉辦兩次全港戲院日,以劃一優惠票價吸引市民入場看。袁說兩年各有逾20萬觀眾入場,雖然對戲院收入未必有太大幫助,但期望藉此重新建立消費者入戲院的習慣。至於會否恆常舉辦,他說會因應情况舉辦不同形式活動,亦不會太頻密,否則觀眾或感麻木而影響成效。

(施政報告前瞻系列之七)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