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重拾自信心 重建信任 重整價值觀

發佈於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談論未來經濟發展時,坦誠地承認香港正處於一段無可避免的「轉型期」,香港再不能如以往般單純依賴金融、貿易、物流和旅遊等產業,必須開拓新產業,否則香港經濟無法有突破(大意)。至於這段「轉型期」將持續多久,誰也難作定論。市民唯一知道的是未來幾年日子並不好過,只能盼望今次的困難,不會如亞洲金融風暴那次一樣,一拖就是連續6年的衰退期,至2004年在中央扶持下才恢復元氣。

因轉型而必須探討的3個問題

不過,今次香港經歷的轉型,單是經濟方面嗎?看來港人這幾年經歷的,除了經濟轉型外,最少還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面對環境的改變,港人如何重拾信心,及相信自己有能力開拓未來?

二是面對制度出現的變化,港人如何仍相信制度的公平和有效率?

三是面對價值觀的變化,港人如何保持原有信念,並灌入新元素?

港人對發展新產業缺乏自信心

首先,港人怎能重拾對自己和未來的信心?港人所以對自己有信心,是從過往做事積累的經驗而得來,正是「經一事,長一智」。若然以前做錯了,就盡量避免犯同樣錯誤;如果做對了,就盡量精益求精,以後做事就有信心。香港經濟既經歷轉型,也就是說港人過去熟悉和積累的經驗,今天不是派不上用場,就是發揮空間有限。

因此,港人要繼續掙錢,就必須另闢蹊徑。創科產業是在原有產業上開拓的新發展,但創科產業不是港人熟悉的,加上起步較遲,又要面對從世界和內地來的激烈競爭,港人缺乏自信心甚至患得患失,是意料之中。

另外,港人在傳統產業上建立的連繫和網絡,未必適用於今天開創的新產業。况且創科產業多是投資大、成功率低、收成期長,並非香港一般中小型企業所能應付。而擁有龐大資金的投資者,是否有興趣投資新產業是一大疑問。事實證明,就算年輕創業者願意投身創科產業,他們多不能得到本地資金支持,信心從何而來?

為開拓新產業,及讓港人對未來和前景有信心,筆者認同一些學者的建議——社會必須來次大辯論,議題包括怎樣發展新產業才是香港該走的路?怎樣推動全民配合新產業的發展?怎樣營造社會氛圍,支撐港人適應經濟轉型?怎樣輔導年輕人在學業和事業上裝備自己,迎合經濟轉型之時,更能夠建立自己對未來的信心?

以上講過,自信心是從經驗積累得來的。不少港人所以失去自信,是摸不清環境的改變,又沒有過去經驗作參考,自然不知將來要走的路,更不曉得如何裝備自己。

這樣,港人怎會對自己和未來有信心?看看歷屆中學會考/文憑試的頂尖優異生,他們多選讀醫科,因為他們對成醫之路有信心。如果有一天優異生選擇科目時,也願意配合新產業發展,這或許正是香港經濟轉型成功的曙光。

港人對制度失去信任的原因

第二是如何重建港人對制度的信任。港人從對制度的猜疑到依賴制度行事,從不相信法律的公正性到堅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生不入官門」到事事要求政府干預,正是走過一條十分漫長的路。

到了今天,不是說港人對制度公正、法律公平和政府擔當失去信任,惟無可否認的是,由於香港近年出現的改變,部分港人對制度的信任無疑大打折扣。他們的疑問主要有三方面:

(1)對立法會、區議會的組成和選舉辦法出現改變的疑問。港人過去熟悉的政治制度,近年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的反應是有點無所適從,因為以前曾經支持的政黨和議員,今天可能消失了,或不再出來參選。

(2)對香港法律制度出現改變的疑問。雖然法律制度原有的公平和公正性得以保持,惟《港區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訂立,其精神和原則跟以往的法例有分別,尤其是其中的含意和作用,不少香港人需要時間了解。

(3)對於特首李家超的施政手法,港人是認同的;對他敢於擔當和「實事實幹」的表現,港人讚賞之餘,也相信他有能力解決一些存在已久的深層次社會問題。惟政府要取得市民信任,很多時也在乎官員解釋政策的能力。問責官員過去在這方面的表現,明顯有所不逮,其中推行和取消垃圾徵費是較突出的例子。

怎樣恢復港人對制度的信任?首先,信任並非單純信與不信——信任是經過一段時間,並透過雙方互動建立起來的。因此,政府要取得市民信任,尤其是針對新制度、新法律、新措施,政府必須與市民相伴而行,令他們對新制度有了解,也覺得在制訂過程中有他們的參與。總言之,要得到港人對制度的信任,尤其是對新生的制度和政策,他們的參與不可或缺。

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愛國、忠誠、關愛、守法

第三,是重整港人的價值觀。關於港人的價值觀,筆者在這欄多次討論,一些觀點不再重複。首先要解釋的是:價值觀有它理性的一面,也有它感性的一面。例如在中華文化傳統裏,雖然「禮、義、廉、恥」理性上為大眾認同,惟這些價值觀能夠成為個人行為的規範,感性上的接受和肯定至為重要。因此,價值觀要發揮作用,除了觀念的宣傳和教導外,實踐是不二法門。

另外,價值觀並非一成不變,很多時更隨環境變遷而有新的理解和意義,否則價值觀會流於迂腐,甚至被廢棄成為歷史遺物。

以上講過,「禮、義、廉、恥」是華人社會根深柢固的價值觀;但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改變,「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觀念迅速冒起。雖不至取代傳統價值觀,卻成為港人追求的目標,更與公平和公義等觀念連結起來,被港人視為共同實踐的真理;甚至為了追求公義,部分港人可以不顧大眾的安全和利益。

改變價值觀 須是港人所認同

到了今天,什麼是港人的價值觀?如果香港經濟正在轉型,港人信奉的價值觀也在轉型之中:一方面,不少港人仍然認為「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是他們堅守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不少港人認為「愛國、忠誠、關愛、守法」才適合現今環境。筆者認為,港人價值觀是要改變的,惟這樣的改變必須令港人感受到,這是他們所認同和追求的。這樣轉型後的價值觀才能持久、才能團結港人。

筆者過去在這欄所寫的3篇文章,談的是近日香港社會狀况,盼成為特首準備施政報告的參考。

作者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