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香港的變化與港人的疑慮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3月15日我在這專欄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改變了些什麼?〉,談到不少港人覺得香港改變了,不再是他們過去認識的香港,也不是為人稱頌的自由和開放城市,因此他們打算或決定離開香港。

過去半年香港出現的變化

距離上次寫該文章雖只有半年時間,但就在這半年,香港似乎又有了一些新變化:經濟方面,新冠疫情已經過去一多年,但經濟復蘇不似預期;社會方面,國家和香港在奧運的驕人成績雖振奮人心,惟整體社會氛圍卻仍然低沉;政治方面,《基本法》第23條立法成功,維護國家安全成為社會共識,但條文的實施仍有許多地方待澄清。

這樣,香港是否如一些人講的變得愈多愈差?筆者對這些人的講法並不認同。首先,香港要由治及興,改變是必須的,絕對不能留戀過去的「輝煌」——難道香港停留在以往那種所謂「積極不干預」政策,社會就會繁榮昌盛嗎?難道政府對危害社會治安的勢力視若無睹,社會就會自我調節和穩定嗎?難道港人仍然奉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漠視社會弱者的限制,基層市民會有上流的機會嗎?

面對香港的變化,筆者認為港人在思維上必須有所改變,也必須從正面的角度看未來;單單無的放矢的批評,沒有幫助。這樣,香港最近半年出現了些什麼變化?港人對這些變化有什麼疑慮?政府如何消除港人的疑慮?以下從經濟、社會、政治三方面分析。

李家超為香港經濟發展確定新方向

第一是經濟方面的變化。最近有學者和立法會議員再次提醒,香港如要重振經濟,就不能單吃「老本」,也就是單靠金融和地產作為本港經濟支柱。

香港的產業必須多樣化,從董建華擔任特首時已經提出來,曾蔭權在位時也有一些具體建議。但講來講去,似乎沒有一項能夠成事。現在李家超痛定思痛,總算為香港的經濟發展確定了新方向:在全力拓展一些創新科技產業之餘,更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下,全面地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特區政府現在採取的經濟發展策略,市民是認同的,惟也有他們的疑慮。

首先,我們得承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十分宏觀的論述;具體而言,本港經濟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至於產業多樣化,特別是發展創科產業,市民雖覺得香港早應該這樣做,但以目前形勢看,內地的創科產業早已建立起來,香港卻仍在起步階段。這樣,香港怎樣配合國家的發展大局及在其中發揮所長?

特區政府應知道,市民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必有充分的掌握和理解。所以,為着消除市民的疑慮,政府在有關宣傳時必須多作解釋,並且以具體事例說明。此外,市民對「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意義,也未必有充分理解。政府要得到市民配合,必須有清晰的說明。簡單來說,政府在解釋這些概念時,必須讓市民明白到經濟上的變化怎樣影響他們生活,特別是學業和事業方面的選擇及規劃。

保障市民醫療和養老服務使用權

第二是社會方面的變化。隨着跨域交通愈來愈方便,市民多體會到香港與大灣區連合一起是遲早的事,例如在大灣區消費已經成為港人生活一部分。除一般消費之外,市民發覺,由於本港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不足,特區政府正探討如何借助大灣區相關資源,以達到資源互補的目的。這種香港與大灣區連在一起的趨勢,未來將如何影響本港市民使用醫療和養老服務的權利,特區政府宜多解釋。

另一與社會有關的變化,是人才和資金的需求。政府「搶人才」是否成功?政府的「吸金」能力是否收效?筆者無法評論;現在要談的,也是市民關心的,是政府最近公布的「國優計劃」(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即讓內地學生來港接受培訓,並且鼓勵他們留港擔任中小學教師,尤其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的老師。

市民憂「國優計劃」改變本港教育制度

對於「國優計劃」,筆者從一些中小學教師得到的意見是:

(1)他們認為安排是適當的,因為香港實在缺乏科技知識的教學人才。其實若有適合的內地老師,一些直資和國際學校早已聘用他們來港任教。

(2)學生和家長一般不擔心這些來港的內地師訓學生的質素,也相信教育局會把關;况且現在任教大學的教師,其中不乏來自內地的研究生。

(3)學生及家長也有憂慮,覺得安排會令課程出現調整,更擔心這樣的安排會延伸到其他科目,這樣香港的教育制度會愈來愈接近內地,失去了本身國際性的特色。

綜合以上意見,本港市民對「搶人才」和「國優計劃」,大致上並不反對,因為香港既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足夠和合適的人才至關重要;不過,他們擔心這些改動可能令香港原有的優勢非但沒有加強,且有褪色的可能。

市民對政治生態急速改變有疑慮

第三是政治方面的變化。2020年訂立的《港區國安法》,及今年落實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無疑令香港的整體政治生態出現了變化。市民就是認同維護國家安全是他們的責任,也覺得香港要「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政制上的改變是必須的,不過對政治生態這樣急速變化,亦有他們的疑慮,包括:

(1)一連串保護國家安全的措施推行以來,市民的生活雖沒有實質改變,社會也少了關於政制發展的爭拗,惟市民對政治的態度明顯出現了變化。例如早年區議會和立法會改選時,市民並不如過往般熱中投票;以往經常出現的遊行和請願,也近乎絕迹。

此外,市民雖有多種表達意見的渠道,但市民因對相關法例不了解,覺得自己表達意見的權利受到限制。就算政府多次強調只要批評是根據事實,對政府施政的評論是可接受的,但為了消除市民疑慮,政府看來還需多解釋。

(2)市民的生活儘管沒有實質改變,惟在文化活動領域上,市民覺得情况並不如前,例如一些文化活動無法如期舉行、一些書籍得不到推薦、一些展覽被勸取消部分敏感題材和展品。這些限制或許是必須的,免得當事人觸犯法例,不過市民覺得限制必須有理據,否則他們無所適從。

市民的社會事務參與權 不應被忽視

(3)關於市民的社會事務參與權。政府從去年開始在各地區成立關愛隊,並增加資助項目。對於這些與市民福祉有密切關係的措施,市民是歡迎的,也覺得符合市民的需要。

不過,在組織關愛隊和審批資助計劃時,一些市民和團體覺得自己的參與得不到重視,或申請資助時得不到明確答覆。這些例子或許是少數,但市民的社會事務參與權不應被忽視,政府也有責任鼓勵市民參與社會事務,以達到凝聚社會共識之目的。

疫情過後,香港出現了不少變化,市民在適應過程中產生疑慮是自然的。只要政府詳加解釋,消除市民的困惑,相信香港會變得更加和諧及團結。

作者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