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警惕對中國電動車的「捧殺」

發佈於

【明報文章】前幾日筆者與一位海外老友聊天,對方言及中國汽車最近一年在全球「攻城略地」,德國、日本都無從招架云云。筆者頗有幾分感慨,沒想到近年常常憂心中國經濟的老友,竟對中國電動車有如此「樂觀」之語。感慨之餘,又不禁想:大家真的都這麼認為嗎?

誠然,中國電動車的產銷量已連續9年穩居全球第一,由此帶動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在最新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當中,10家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公司上榜,尤其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排名的快速攀升,顯示出中國新能源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德國福士(Volkswagen)本月初宣布將可能首次關閉本土工廠;7月初,日本本田(Honda)宣布泰國大城府工廠將於2025年前停產。彼時,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的工廠正竣工投產。

然而,高歌猛進的中國電動車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恐怕並不盡然。筆者以為,至少有三大隱憂值得居安思危。

中國電動車企的三大隱憂

首先,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中國電動車企業最近10年的科技創新及應用能力快速成長,不少跨國車企在相關技術儲備、產業鏈積累和成本能力上,確實遜色於中國品牌。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國聯合盟友對華實施愈來愈嚴苛的高科技「封鎖」,中國電動車企能否繼續保持科技領先,道阻且長。

譬如,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電動車企在電池、電機、電控這三大件上基本實現自主,惟汽車晶片的國產化比率卻堪憂。一輛傳統燃油車大概裝載300至500塊晶片,但採用更多電子控件的電動車,每輛車上的晶片數目至少有1000塊,且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車型,晶片需求量更大,有的多達3000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汽車晶片的國產化比率僅為15%,且晶片在整車成本中的佔比於最近5年正快速上揚。這對於已被美歐高關稅削去價格優勢的中國電動車品牌,無疑雪上加霜。

其次,美歐高關稅下的本土化挑戰。本月27日起,美國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關稅將上調到100%。而歐盟正計劃在下周就提高中國產電動車關稅稅率投票,且歐盟已拒絕中國電動車企提出的最低進口報價承諾提議。作為因應措施之一,中國電動車企正加大海外佈局,有的直接赴美歐建廠,有的前往第三國。

然而,當這些車企不再擁有原本的中國優勢,例如充足的技術工程師和熟練工人、僅一個半小時車程的供應鏈生態圈等,再疊加令當地車企都要「撓頭」的高昂成本、嚴格法規、強勢工會等一系列問題,面對激烈的同業競爭,是否還能勝出?更有甚者,如果所在國要求中國電動車企以轉移最新技術來換取市場,又該何去何從?

再次,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有人說,中國造車新勢力能夠脫穎而出,不是政府「補」出來,而是企業「捲」出來的。中國電動車企的「內捲」着實出名——捲軟件、捲成本、捲出海、捲生態,不一而足。但「內捲」的負面效應也正在顯現,例如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高、產品快速迭代壓力增大、企業利潤率壓縮、品牌忠誠度下降等。

在電動車這片紅海,中國車企幾乎就像《愛麗絲鏡中奇遇記》裏,紅王后對愛麗絲所說:「你必須盡力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甚至有傳言說,歐美日車企正在等待中國車市崩盤。

中國在歐美市佔率 業內心知肚明

從民族工業角度來看,中國電動車賣爆全球,當然是「中國製造」揚眉吐氣的時刻。但是,若除去中國產的特斯拉及上海汽車集團旗下的名爵(MG)、吉利集團旗下的極星(Polestar),中國本土品牌的電動車在歐洲尤其是北美的市佔率究竟如何,業內心知肚明。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指摘,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變種。筆者也希望自己的種種擔心只是杞人憂天,但倘果真陷入中國電動車「大殺四方」的美妙泡泡中,恐有遭「捧殺」之虞。正所謂,殺君馬者道旁兒。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