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薛偉傑:Intel屋漏偏逢連夜雨

發佈於

【明報專訊】曾幾何時精密製程領導全行、年年賺大錢、長期維持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寶座的Intel,近年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壞消息不絕於耳。最新傳出Intel幾乎押上全公司作賭注的Intel 18A先進製程,被指不夠成熟,短期內都不適合大量生產;另一方面,Intel內部已開始認真考慮,將公司分拆和出售部分業務。

18A製程良率傳不合格

博通代工合約恐告吹

據路透社引述3名知情人士報道,Intel早前使用它最先進的18A製程為網絡通訊晶片巨頭博通(Broadcom)試產,希望爭取博通明年巨額代工生產合約。但博通在8月份收到試產的晶圓,其工程師和主管測試之後,認為良率不合格,指Intel的18A製程短期內仍不適合大量生產。

對於這個不利傳聞,Intel發言人表示,Intel 18A製程已經啟動,現時狀况良好,完全有信心在2025年開始量產,而業界對於這製程也非常感興趣。但根據該公司政策,是不會對特定客戶發表評論。Intel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在財報會議稱,Intel 18A製程今年底會為生產自家晶片做好準備,2025年開始為外間客戶量產,現時已有十幾個客戶積極參與Intel 18A的工具套件研發。博通發言人表示,正在評估Intel的晶圓代工服務,但未有結論。路透社表示,無法確定博通和Intel的關係,也無法確定博通是否已決定放棄將代工生產合約交給Intel。 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Intel繼8月份公布災難性的第二季業績,股價大跌,市值縮水25%,隨即宣布裁員15%、減少工廠等資本開支及停派息之後,又一個壞消息。

翻查資料,Intel的晶圓代工業務是在2021年開始啟動,為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提出令公司轉虧為盈的關鍵。但由於製程技術比台積電和三星明顯落後,這項新業務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乏客問津,不但未能幫上忙,反而成為負累。近期財報顯示,Intel的晶圓代工業務在2023年虧蝕達70億美元,可能要到2027年才能夠收支平衡或者產生正現金流。

「4年5製程」跳票風險不小

至於Pat Gelsinger在2022年為向外界大派定心丸而宣布可在2025年追上台積電的「4年5製程」大計,近期亦未能予人信心。「4年5製程」是指分別稱為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等5個製程。Intel當時聲稱,這些製程捨棄以往命名方法,改為以容易和競爭對手台積電的製程比較的方式來命名,即暗示它們分別相當於台積電的7納米、4納米、3納米、2納米、1.8納米製程。其中,Intel 7已於2021年開始量產,Intel 4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量產,Intel 3在2023年下半年預備量產,Intel 20A在2024年上半年預備量產,Intel 18A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量產。

但實際執行起來,一再走樣或跳票。例如,Intel自己的Lunar Lake低功耗AI PC手提電腦處理器的CPU模組,本來是計劃採用18A製程生產,結果卻首度委託台積電以N3B(第一代3納米)製程量產。之後,原本計劃以20A製程生產的桌面電腦處理器Arrow Lake,亦同樣要外判給台積電以N3B製程量產。這似乎更令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去年10月所說:台積電內部評估顯示,台積電的N3P(第二代3納米)製程比Intel的18A製程更好,顯得更有說服力。

據路透社報道,在9月4日的投資者會議上,Intel財務總監David Zinsner表示,已決定不再宣傳Intel 20A製程,改為專注更先進的Intel 18A製程。究竟Intel的18A製程能否如期在明年上半年量產,抑或又會跳票延期,已成市場關注點。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今年較早時亦曾表示,Intel幾乎將全公司押上作為18A製程的賭注。

Intel高層預計在本周董事會中提出新營運策略,可能包括分拆非必要業務和削減資本開支,例如出售FPGA部門Altera,凍結在德國新建晶圓廠的計劃等。市場擔心,Intel可能逃不過分拆的命運。

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高通正研究收購Intel的部分晶片設計業務的可能性。但高通的收購目標並非FPGA部門Altera,而是其個人電腦處理器業務,包括伺服器業務等。消息一出,令市場頗為震驚。市場人士表示,個人電腦處理器業務為Intel最重要營收來源,絕無可能出售。Intel最佳轉型方式,是將晶圓廠賣給格羅方德,轉型為純IC設計公司,但這會失去美國政府資助。

明報記者 薛偉傑

[薛偉傑 科技觀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