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防災教育達人}張清風 山中悟生存法則 求生教練推防災教避禍

發佈於

【明報專訊】「明天可能8號風球,你買定啲嘢食。」「摩羯」來襲前一天,記者收到家人的温馨提示。颱風天前儲糧是香港人的指定動作,8號波未掛,超市的新鮮菜已所剩無幾。人類求生的本能,驅使我們為災害作準備;然而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救援醫療服務觸手可及,學校亦無教防災。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副會長張清風近年推動防災教育,坦言本地防災意識相當缺乏。他同時具備野外求生教練資格,直指多親近大自然能提高防災意識,其新書《港人防災必修科》其中一章標題劃出重點:「反璞歸真,向大自然學習防災。」

少時山上遇險 察防災重要

清風第一次上「防災課」,都是師從大自然。15歲那年,他與朋友行柏架山,經驗裝備均欠奉,卻選擇了「剷林」(非正規路線)。「那時候是完全不懂,因為教育制度沒有(教)這些,不止是防災,野外求生也沒有。」一行人帶不夠水,指南針又失靈,結果迷路,滿手鮮血。雖然清風自言不算奇遇,不過當他順利找到下山車路,重返鰂魚涌市區,每一步都有深刻感受,「終於回到城市的庇護,更加不要說家裏很溫暖的感覺」。

很多人對城市的庇護習以為常,一來香港較少自然災害,二來基建設施的防災能力不俗。去年「500年一遇」世紀暴雨後,渠務署曾透露,市區主要排洪設施以「200年一遇」的雨量作標準。來自工程背景的清風說,擋到「200年一遇」的暴雨已經很厲害。「雖然市民點睇,有時總覺得不夠,但是想設施防到千年一遇、還是萬年一遇(的暴雨),那個錢(成本)是兩件事來。」本港大部分建築物按法例規定,設計已考慮防風、防火等防災能力;醫院更設有三重供電系統,確保緊急情况下不會斷電。硬件配套不俗,清風反而認為香港缺乏「軟件」,即災害當前人們的應變能力。

社會不乏積極防災的人,相信求生及防災協會facebook專頁追蹤者也是其中之一。然而本地整體防災意識仍薄弱,清風曾去華貴邨做防災教育,問街坊一條簡單問題:「逃生三寶有什麼?」答錯的人不在少數,正確答案是手提電話、門匙和毛巾。基本知識未有,遑論回答清風下一條進階問題:「ABCD這幾類火,到底用哪一類的滅火筒去滅?」記者亦不識答。

災前規劃足 應變更靈通

災害管理分為4個階段: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4部分其實環環相扣,譬如「應變」一環會受場景、資源限制,若欠事前「減災」、「整備」,當下選擇會變得很少。昨日正好是香港世紀暴雨一周年,記者記得當晚搭的士在高速公路奔馳,屢屢濺起與車身一樣高的水花,險象環生。回想起來,會否有更安全的應變方法,例如留在公司?清風說:「(如果)留在公司,你發覺無這樣的計劃、物資,無休息的環境。發生了事故,我們無(準備)的時候就無得揀啦。」

災害管理首兩個階段同樣重要,第一環「減災」,即災害發生前減低發生機會和後續影響,例如在窗戶加裝防爆膜而非貼皺紋膠紙,若強風下爆玻璃,可防止碎片濺傷住戶。第二環「整備」,即在準備防災期間確保知識、物資等用得其所,其中一例是執好「走佬袋」,碰上火災、停電時拾起就走,內裏的電筒、哨子、急救包等有助我們求生。具體來說,若然公司人人有個「走佬袋」,甚至睡袋,災害不幸降臨時,我們有更充裕的資源應變。

教書加出書 增港人防災意識

為提高社區應變能力、減少災害影響,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仿效日本、台灣,今年推動「香港防災士培訓計劃」,第一期已在年初完成。計劃學員來自五湖四海,18歲至60歲都有,部分人讀過應急管理,甚至有消防員等專業人士。災害管理範圍廣泛,清風說考試的問題甚至考起消防員。協會期望防災士日後可在社區推廣防災教育,災害發生時協助組織緊急撤離、救援和災後重建。

清風撰寫的《港人防災必修科》即將出版,號稱香港第一本求生防災書籍。書中第1章先講述氣候變化下「災害常態化」的現象、香港常見災害;第2章是如何培養日常防災意識;第3至6章則從知識層面介紹災前規劃、天災人禍應變與野外求生技巧。

一般讀者或覺得第3至6章的貼士最實用,教大家應對風(颱風)、火(火災)、水(暴雨水浸)及電(停電)等災害,不過清風直言應變方法永遠寫不齊,要持續學習。反而對災害管理略有研究的人會着眼第2章,亦是清風認為全書最珍貴的部分。「這本是香港的求生防災書,香港人最缺的其實不是那堆知識,而係意識。」

關注防災的人隨時準備好「走佬袋」,亦有人會愈買愈專業,變成「裝備L」。清風不諱言「走佬袋」可以很便宜,亦可貴至6000元。「外國有人為防災建地下碉堡,唔係更奢華咩?」防災有貴有平,清風稱要顧及經濟狀况和個人選擇,不過他在新書第2章教的正正是反璞歸真,裝備固然重要,但無裝備亦可以靠創新,正如野外求生一樣。

政府救災外 市民亦要互助

為何香港的防災意識不足?無可否認對比台灣、日本,香港人較少機會經歷災害。打風水浸之時,往往有人批評公共設施不足,抱怨為何地鐵站關閉、沒安排接駁巴士,這些情緒反映市民對災害、防災的看法。「公助」的例子包括由政府預備防災措施如渠務管理,旗下的應變部隊進行搜救,在香港的防災、應變工作中佔比很大。香港人少有留意的是,應對災害亦包含「自助」及「互助」。「遇到一些突發的事(災害),社會系統救唔到你,就救唔到你。黃大仙站浸了,開不了(車)就開不了。」從減災到復元,「自助、互助及公助」在不同階段均有角色,第一步是提升人們對災害的意識。

有時被問到遇過什麼突發災害,清風說:「其實……你唔出現在那裏(有危險地方),咪無事囉。」乍聽之下似廢話,卻是很重要的防災意識。「這些就是日常危機意識,決定你會否一步步走向死亡。看電影都會說,是連番失誤導致某人死亡,很少是做錯一件事就死。」

上個月,他正在做工程相關工作,需要與同事上天台安裝並檢查避雷針旁的天線。當時所在地方天氣很好,但遠處傳來雷聲。「你知啲師傅就係咁,『我唔驚㗎,OK的,上去吧』。」主管問清風意見,他當然「耍手擰頭」,連連說不。一行人於是沒有上天台,於下一層觀望。3分鐘後,避雷針遭雷劈中,火光四濺。

「有些場景,真係我呢世都未必遇到。」清風亦未感受過地震,「但其實你在城市生活,很多東西隨時話帶走你就帶走你」。

稱山客警覺高 籲回歸自然

自15歲那次有驚無險的登山事故,清風開始上網看書,自學野外求生,中學畢業後報讀山藝、繩索、急救等課程,持續學習求生知識。他後來往屋宇裝備工程界發展,想法亦如出一轍。屋宇裝備包括風(冷氣、温度風速調節)、火(防火)、水(水務)、電(電力)元素,對認識常見災害有不少幫助。在他全職做工程的6年,考獲電工B牌,公餘時間則學格鬥、自衞術等城市求生技能。

喜歡露營、野外活動的人會否更關注防災?清風認同這說法:「野外本身對城市人來講,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所以(愛好野外活動的人)察覺危險的能力是會高一點。」身處室內遇上停電,沒法用電爐煮食,他可以順手拿出露營的煮食套裝,「野外求生與城市求生是一體兩面」。

要提升人們的防災能力,其實亦可請大自然老師教一課。「365日都是在寫字樓,你不會擁有這個能力的。你可能禮拜六日出去行山,那件事就不同了。」他打趣道:「若你每周行兩日山,恭喜你有七分二的防災能力。」

清風撰寫的新書未印好,拍照時他拿出一本由加拿大野外求生專家David Arama所寫的How to Start a Fire with Water,內裏為點列的求生貼士。記者問這本是防災還是野外求生的書?清風答道:「對加拿大人來說,是同一回事。」學習防災之道,不如取自災害之母,親親大自然。

文˙ 朱令筠

{ 圖 } 蘇智鑫、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周淑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