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研究:IVF「縮時培養箱」懷孕率無異傳統法

發佈於

【明報專訊】體外受精(IVF)是最常用的輔助生育方法。中大醫學院與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研究首次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與傳統培養胚胎方法成效相若,在胚胎活產率和臨牀懷孕率無顯著差異。中大婦產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耀樑稱,縮時成像培養箱雖是體外受精服務的重要設備,但此技術無提升體外受精臨牀成效,且高達百萬元的設備成本常轉嫁使用者,提醒尋求有關服務的夫婦留意服務附加收費。

中大籲注意附加費

體外受精需精子與卵子先在實驗室結合培養成胚胎,到第五天培養優質胚胎後,便將胚胎移植到母體。傳統培養方法需每天觀察胚胎一次,但過程中移動培養箱或會干擾胚胎生長,縮時成像培養箱則配備內置攝像機,毋須移動便可監測,且在8號風球等胚胎專家無法及時趕回實驗室下,可允許專家事後翻看視頻。

不過,縮時成像培養箱臨牀效用一直未獲證實,包括體外受精最重要的胚胎活產率。中大團隊和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自2018年6月開展研究,1575名接受體外受精服務的婦女參與試驗,三分之一為香港參加者。

團隊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的胚胎活產率及臨牀懷孕率分別為33.7%及42.2%;結合光學顯微鏡和標準培養箱的常規培養法則為33%和40.9%,兩種方法在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研究結果已發布在國際刊物《刺血針》。

陳耀樑說,結果顯示縮時成像培養箱未顯著提高活產率,可能與胚胎專家在移動過程中小心減少對胚胎的干擾有關,亦或胚胎已足夠強壯,可承受短暫移動。

倡機構分配預算至AI

陳稱研究證實有關方法無提升體外受精的臨牀效果,而兩三年前了解到坊間縮時成像培養箱服務附加費為數千到1萬元,提醒尋求相關服務夫婦留意費用;並建議體外受精服務中心重新考慮資源分配及購買設備的預算,可更專注投放資源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對胚胎活產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響的實驗室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