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翟崑:推進中越未來合作的三大動力

發佈於

【明報文章】8月19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蘇林訪華,開啟中越關係新時代。民心相通、經濟融合和技術交流,將成為推進未來雙方合作的三大動力。

首先,民心相通是增進雙方互信和理解的黏合劑。未來中越兩國加強民心相通,主要圍繞3個方面展開:一是增進人文交流,通過旅遊、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動,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二是促進語言學習,推廣對方國家的語言學習以促進心靈相通;三是強化媒體合作,加強兩國媒體合作以減少誤解和偏見。

然而,增進民心相通並非易事,面臨的主要瓶頸包括:語言障礙、歷史文化差異,以及媒體環境差異。語言障礙阻礙了直接的溝通與交流,而歷史文化差異可能導致一些誤解和偏見。此外,兩國媒體運作模式的不同,也可能影響雙方民眾對彼此的認知。

為推進落實,雙方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建立文化交流旗艦型項目,讓兩國人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對方文化,這是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的有效途徑;鼓勵學校開設對方國家的語言課程,支持學生和教師的互訪交流,有助打破雙方語言障礙;加強兩國媒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媒體合作平台,共同製作節目,分享新聞資源,這有助塑造更客觀公正的對方國家形象,減少誤解和偏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需要展現出耐心和誠意,通過持續的努力來克服挑戰,最終實現民心相通的目標。

其次,經濟融合是織密雙方合作的紐帶。中國可以幫助越南建設獨立經濟體,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力爭至2045年成為發達國家。未來雙方經濟融合的重點領域,在於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製造業升級等方面;擴大新領域合作,例如可再生能源、高科技農業和生物醫藥等。

中越合作的挑戰

但同時,雙方的合作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市場競爭與合作的平衡、技術轉移與本地化生產的挑戰,以及人才培訓與技能提升的需求。為克服這些問題,雙方可以在數字技術、智能製造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中國可以通過共建產業園區等形式,幫助越南提升製造業水平、推動產業升級;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通過獎學金項目、職業培訓等方式,培養越南的專業技術人才;還可以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監管機制,確保公平競爭,保護投資者權益,以推進兩個經濟體對接為主線,加強雙方經濟融合。

最後,拓寬雙方技術交流的空間,有助釋放雙方合作潛能。中國在5G通訊、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願意與包括越南在內的伙伴共享技術成果。而越南正努力打造自己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希望通過與中國的技術合作來加速本國的技術進步。

儘管如此,越南對中國技術合作存在技術依賴、信息安全、經濟負擔導致的債務風險等顧慮。中國可以通過明確技術轉移條款,建立技術合作平台,提供技術培訓和支持,促進雙向投資等舉措,逐步減輕越南與中國技術交流合作時的顧慮,建立更加穩固和互惠的合作關係。這不僅有助推動越南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也有利於中國拓寬國際合作領域,實現雙贏局面。

越南戰略戰術層面推進與華關係

更重要的是,中美戰略競爭下,令美國近年不斷抬高越南的戰略地位,以期在與中國的競爭裏獲得優勢,並不斷加大利誘拉攏力度,這使美越互動更加熱絡。

但蘇林訪華前,美國繼續維持越南的「非市場經濟地位」。這一舉動,實際上使越南決策層清醒認識到,美國只是將「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作為誘餌,從而離間中越關係。因此,此次蘇林訪華不僅在戰略層面強調越南視對中國為頭等優先的姿態,更是在戰術層面務實推進與華多項合作,為其自身帶來深入的實際利益。

未來在中美博弈深刻塑造地區秩序走向的背景下,把握好推進雙方合作的三大動力,不僅有助加深中越兩國友好關係和促進經濟社會進步,而且也有助於營造地區穩定發展,為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夯實更牢固的信任基礎。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翟崑]

繼續閱讀
贊助商